近期,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榜首,泡泡玛特在美国芝加哥、英国伦敦等海外地区的多个线下门店出现大排长龙的现象,震惊了海内外消费者。而在卡牌市场,卡牌生产商卡游去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278%。
在新消费领域,卡牌、积木、谷子等产业均涌现出具有竞争力的潮玩龙头企业。这些企业摆脱了传统国产玩具的价格洼地形象,在爆款IP的带动下,打造出了具有高附加值甚至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产品。
国产玩具从白牌向品牌进化
今年春节,广东杰森娱乐发展有限公司推出了“哪吒 2”系列收藏卡,仅用一周时间,全渠道销售额便突破了1亿元大关。杰森娱乐集团董事长林俊对记者表示,卡牌是国内少数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的品类之一,其背后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公司旗下的卡牌品牌集卡社已与500多个知名IP达成了合作,努力朝着成为中国的 ‘万代’(世界最大玩具制造商之一)的目标迈进”。
过去,国产玩具以订单加工和价格优势而领先,但能被消费者认知的玩具品牌几乎没有。如今,“品牌化”已成为国产玩具产业的显著趋势,以情绪消费为主导的潮玩龙头公司也应运而生。在看似传统的卡牌市场中,2024年,凭借小马宝莉卡牌的热销,卡牌公司卡游实现了百亿元的营收,较2023年同比增长了 278%。在角色拼搭玩具市场,布鲁可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三大的拼搭角色类玩具企业,并于今年1月正式在港交所上市。
此外,高毛利率一并成为国产潮玩的新特征,这表明国产玩具已经拥有了品牌溢价与高附加值的属性。从财报业绩来看,泡泡玛特的毛利率高达 66.8%,卡游的毛利率达到67.3%,布鲁可的毛利率为52.6%,这些数据均远超传统玩具行业的平均水平,与乐高、Jellycat 等海外品牌相当。据《2025年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玩具自主品牌出口额占比提升到了65%,反映出我国玩具产业呈现出从白牌向品牌进化的发展趋势。
潮玩高度依赖IP的发展
潮玩产业近期的高增长的背后,是对消费者的收藏情结与情感需求的满足。一位泡泡玛特粉丝表示,泡泡玛特的抢购热潮一部分源于产品的稀缺性。“泡泡玛特的LABUBU糖胶玩偶长期处于货源不足的情况,消费者往往需要凭借手速才能抢购成功,这种稀缺性反而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购买欲望。”而在卡牌市场,如今的盲盒卡牌借助 IP 赋能以及限量发行等手段,在二手市场上实现了高额溢价。为了抽取稀有卡片,不少玩家常常需要投入高额费用,加上直播抽卡这一互动玩法将拆卡行为游戏化,进一步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多位消费者表示,潮玩、“谷子”的购买者很多时候只青睐特定的角色或IP形象,这意味着潮玩市场对爆款IP的依赖程度较高。数据显示,在布鲁可去年的总营收组成中奥特曼单一IP销售就占的48.9%。即便是泡泡玛特,也是因为去年LABUBU这一爆红IP,才得以进一步破圈并实现了百亿元营收。文娱产业分析师张书乐对记者表示,无论是盲盒还是其他潮玩产品,主要是靠其IP来增益价值,加上隐藏款的稀有性来提升价值,更多的提供是给粉丝赏玩的情绪价值。
在IP运营上,多家企业选择了着重布局。林俊透露,其公司已构建“矩阵式”IP 布局,“头部IP要力争全部签约,看好的IP要争取独家授权”。泡泡玛特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泡泡玛特颠覆了过去传统的IP运营生产关系,公司既是一个IP公司,又与所有头部IP公司开展合作。“我们可以让我们的IP穿上米奇、Hello Kitty的衣服。此外,过往旧有的家居日用品不具备IP属性,但我们会用IP的逻辑对同样的生产资料进行重新打造,从而占领年轻人的生活空间”。
中国潮玩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期
潮玩消费正迎来爆发增长,《中国潮玩与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中国潮玩产业总价值预计到2026年将攀升至1101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0%。潮玩企业也受到了多方的关注。今年以来,多家国内外券商上调了泡泡玛特目标价,高盛近日发表研报,上调泡泡玛特目标价至151港元。世纪证券称,未来,具备IP孵化能力、供应链效率与全球化布局的企业将更加具备市场竞争力。
当下,潮玩企业正通过首发经济掀起消费热潮,通过激发创新、促进消费和提高市场活力,潮玩企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泡泡玛特有关负责人表示,“潮玩产业本身具有强烈的创新性、互动性和年轻化特点,能够吸引大量的年轻消费者,能够推动消费升级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张书乐指出,潮玩企业要打开首发经济的蓝海,需要在形态和内容上进一步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