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虎机器人没想到,自家的高扭矩轻量一体化关节,竟有望跨界应用至商业火箭中。日前,由上海市经信委主办的一场“商业火箭创新链供应链对接大会”,成为推进上海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体系的一次探索实践。
钛虎机器人产品生态负责人谌威手里拿着一个圆柱体,引起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火箭有限公司供应链负责人的兴趣。谌威介绍:“它本质上是一个关节,是由电机、减速器、编码器、驱动板组成的一体化产品,通电后可旋转,适配人形机器人的关节。”近年来,除深耕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领域,钛虎的核心关节产品亦在尝试深海、电网等更多行业场景的应用可能。
而进入航天领域的灵感,来自顺藤摸瓜。钛虎发现,其一家工业客户的终端产品,最后用在了火箭上。钛虎由此开了脑洞,且信心倍增,因为其关节最大优势在于轻量化。在设备相同输出能力下,钛虎关节的体积或重量仅是常规部件的三分之一,很适用于商业火箭的“翅膀”控制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火箭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立扬告诉记者:“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商业火箭研制和国内商业发射服务的运营主体,我们正在致力于打造高可靠、高性能、高效率、低成本的新型商业火箭。基于这一目标,我们一要实现关键技术突破,这方面我们有信心;二要开放供应链,接入外部跨行业的优质产品和技术。”
近年来,我国商业火箭“排队上天”,产能供不应求是一大痛点。但正因商业火箭需求量极速增长,汽车、具身智能、船舶制造等外部行业的相通技术才有意愿加入进来,帮助商业火箭强壮供应链,并实现高性价比。
据悉,此次“链企对接”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火箭有限公司拿出了结构材料、飞控电气、仿真试验等方向的应用场景,与上海数十家专精特新企业就应用场景、合作模式等展开深入洽谈,已达成多项初步合作意向。
王立扬说,不久前上海发布相关措施,提出到2027年上海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的目标。“我们也希望将产业链尽可能集聚在上海本地及周边,实现更迅捷的配套响应,提升产业链整体韧性。”
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蒲亚鹏介绍,在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上海正推动形成以大企业为“链主”、以中小企业为支撑的多层次产业生态,并鼓励大企业发布技术需求、采购计划,吸引中小企业精准对接。当前,上海已累计培育国家级“小巨人”企业857余家。
此次活动由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闵行区经济委员会、上海国投赋能公司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