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A股市场迎来5月首个交易日。回顾“五一”假期前市场表现,A股整体呈现窄幅盘整走势,小盘成长股表现相对活跃。而假期期间,全球资金风险偏好回暖,境外主要市场普遍上涨。
机构观点分析认为,在短期外部扰动因素淡化、流动性适度充裕背景下,5月A股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提升,科技成长股或引领结构性行情的演绎。
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持续回暖
招商证券统计显示,4月30日至5月2日,境外股市普遍上涨。其中美股涨幅较显著,标普500指数上涨2.26%,纳指上涨2.96%,道指上涨1.95%。
中信证券表示,自4月初以来,全球主要股指都经历了一轮-20%至-5%的明显回撤,但随后主流风险资产价格又基本回到原点。如果聚焦中国资产,芯片、端侧AI、新消费领域中,不少龙头公司都在4月实现了全月正收益,仅有消费电子、光模块等直接受冲击的板块跌幅较大且尚未修复。
“从中国权益资产的行业涨跌情况来看,市场定价的是高端制造产业链中长期维度的自主创新。而贸易政策变化本身是暂时的,不会造成持续性影响。”中信证券判断。
因此,中信证券认为,5月A股或迎来一轮筹码出清后的交易型机会。在这一阶段机构持仓不拥挤,且短期对业绩情形不敏感的主题可能会表现更加占优。待到下半年后,市场将迎来基于基本面逻辑做配置的最佳时间窗口。
东吴证券称,后续A股的调整风险整体可控。从宏观流动性来看,4月央行实施MLF加量续作,释放流动性调节信号。中央汇金公司发布公告称,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未来将持续增持。市场微观流动性将有所托底。
“在短期外部扰动因素淡化、流动性适度充裕背景下,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提升,政策和产业端具备持续催化的板块将是后续交易的重心。”东吴证券表示。
看好5月A股回归科技成长风格
市场风格演绎方面,东吴证券认为,A股的风格或将发生转变。步入5月,内部政策基调以“稳”为主,外部风险扰动对市场冲击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因此市场有望回归科技成长风格。
东吴证券判断,当前TMT板块成交拥挤度已回落至2023年以来11%的历史低位,前期风险基本出清后,高风险偏好资金有望入场,科技产业趋势方向将重新活跃。后续建议重点关注AI、机器人、智能驾驶等环节。此外,自主可控方向,以及中期基本面改善的创新药、半导体存储等板块也值得关注。
申万宏源证券同样看好科技方向引领市场结构性行情。该机构认为,消费和科技都是A股景气度预期不断强化的方向,而4月消费结构性机会集中演绎,科技板块出现调整。目前,消费板块赚钱效应处于相对高位,科技板块赚钱效应处于相对低位。因此,现阶段更加看好科技的布局机会。
科技成长股的细分方向上,申万宏源证券看好AI算力和机器人的投资机会。公募基金一季报持仓反映出,机构对机器人板块的持仓较AI持股更集中,这表现为,机器人概念更容易对催化因素作出反应,是主题弹性更高的方向。AI行情重启则需要更重磅的催化因素,但一旦行情启动演绎时间更长。
在广发证券看来,目前,TMT板块整体交易拥挤度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国内外龙头企业在大模型、算力芯片、端侧、AI应用方面的进展不断,因此5月至6月继续看好科技股的机会。
平安证券表示,“五一”假期出行旅游消费数据亮眼,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持续强化。同时,AI代表的科技产业创新逻辑不变,内需韧性与科技创新将继续支撑A股市场表现。结构上建议投资者关注两条主线:一是新质生产力、先进制造等代表的科技创新方向;二是基本面预期修复且具备估值性价比的优质消费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