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04 15:59:10 股吧网页版
IPO雷达|云知声第三次冲击港股,三年连亏12亿元,半数研发费交给外包公司
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今年4月,“国内AI解决方案提供商”云知声向港交所递交了IPO招股书,第三次冲击上市。

  云知声本次冲击IPO,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海通国际资本有限公司为联席保荐人。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公司共完成11轮融资,启明创投、高通创投、京东科技、三六零、中金资本、东方证券等曾参与融资。

  招股书信息显示,云知声成立于2012年,于2018年推出边缘交互式AI芯片UniOne系列,2023年推出拥有600亿参数的自有大语言模型山海大模型,目前主要为智慧生活、智慧医疗两大应用场景提供产品与解决方案。

  此前,云知声曾于2020年冲击创业板上市,因数据真实性问题撤回申请,此后转战港股,分别于2023年6月和2024年3月两次递表均未能成功。

  2020年,云知声就曾试图在科创板IPO。当时的招股书声称,云知声表示公司持续深耕人工智能语音领域,在智慧生活的子领域白电市场,公司通过与格力等白色电器巨头合作,市场占有率高达70%;在智慧医疗领域,公司语音病历录入系统优势地位显著,市场占有率高达70%。

  但当时,科大讯飞对此作出公开反驳,指出云知声在家电语音应用领域的份额都不到科大讯飞的十分之一,云知声2020年1月~6月在语音病历方面的营收仅仅为科大讯飞的25.08%。

  公司最新招股书显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云知声在中国AI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四,收入超过9亿元,但市场份额仅有0.6%。排名前三位的公司收入分别为165亿元、40亿元和30亿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9.7%、2.3%和1.8%。

  同时在业绩表现方面,云知声近年收入营收呈逐步上涨趋势,但净利仍然保持亏损状态。营收主要来自于销售AI产品和解决方案,2022年~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6亿元、7.27亿元、9.3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5%;毛利分别约为2.399亿元、2.95亿元和3.6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3.3%。

  2022年~2024年,云知声亏损金额分别为3.75亿元、3.76亿元和4.54亿元,亏损幅度逐年扩大,公司三年共计已亏损超过12亿元,仍处在“烧钱”阶段。公司表示,历年亏损是由于业务快速增长,在往期记录期间产生大量研发开支。

  为提高研发效率,云知声将若干非必要的研发工作外包给第三方公司,如支持模块开发、数据标注、测试包装及垂直场景的软件开发等。外包成本方面,2022年~2024年第三方服务费分别为1.47亿元、1.44亿元、2.1亿元,累计超5亿元,分别占研发费用的51.3%、50.3%、56.8%。

  同时公司表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在竞争激烈的AI行业中,大量研发投资是推动创新及技术进步的先决条件,在整个行业中普遍存在。由于云知声计划继续大力投资于研发工作,可能于不久将来继续录得净亏损及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连年亏损下,云知声财务状况也较为令人担忧。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末,云知声的账面现金和等价物仅为1.56亿元,到今年2月末只剩1.09亿元。去年的经营现金净流出却高达3.19亿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