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17时许,一架R44Ⅱ型直升机(注册号B-7541)在吴中区上空飞行返航时,从距离地面十米左右的高度坠落。事件造成4名机上人员受伤,1名地面人员死亡。
据悉,该直升机坠落在苏州吴中区“奥诗汀繁花”景区内,现场画面显示,涉事直升机机身有“诚翼航空”标志。而以“华东最大藤本玫瑰园”为宣传点的“奥诗汀繁花”景区于4月25日刚刚开园,开门迎客尚不到一个星期。景区随后发文表示,其因故自3日起闭园,重新开园时间待通知。
近年来,直升机产业蓬勃发展,全国各地都陆续开通了直升机短途通勤航线,也有不少景区推出低空观光游览航线,吸引市民游客体验。
但与之相伴,与直升机相关的安全事故屡有发生。比如2023年5月2日,陕西龙翼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一架小型民用直升机在西安市白鹿仓景区树林中坠落,3人不幸遇难,坠毁的这架直升机是该景区内的游览项目。2024年11月30日,一架罗宾逊直升机在常州西太湖(滆湖)水域意外坠落,机上只有一名驾驶员,被救援后送医。
安全事故为我们敲响警钟。
现阶段,直升机航线发展高歌猛进,各地想要寻求发展的心切无可厚非,但经济发展有其自身规律,野蛮生长的小作坊模式并不可取。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最近这一波直升机飞行的热潮中,涌现了一批中小规模的运营主体,其中有的企业在航空安全的落实中存在一定隐患,包括规章制度、机务维修、人员素质等等。比如有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压缩飞行器维护周期或减少人员培训时长,这在行业内是公开的秘密,这也是近几年直升机发生事故多见的原因。
由于“五一”游客激增,航线起飞频率更高,飞行间隔更短,一架直升机能否承受如此高的运营强度,还需要画个问号。有网友对比了此次苏州坠机的同机型直升机近年发生事故的原因,其中多为机械故障和执飞人员操作失误,低空避障失败等。
另一方面,有的景区对安全风险的评估也不到位。开辟直升机观光航线的景区应做好规划,包括起降点的布局、安全保障的能力建设至关重要,人流特别密集的场所并不适合直升机的常态化运营。根据现场目击者的表述,坠落地是“游客拍照的地方”,而此次事发区域未设置安全隔离带,游客能自由进入直升机起降区50米范围内。
直升机在前面飞,但相关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监管制度却在后面追。这种错位增加了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性。
航空产业只有成规模,才能集约化管理,实现维修、保养一体化。当相关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时,不能全然寄希望于中小运营主体自己管好自己,也需要主管部门做好监督管理,在关键时刻出一把力,统筹推进飞行控制、监管、服务等智慧化平台及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只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完善起来,飞行保障的能力才更强。
此次事故一出,很多网友都感慨,“不敢体验这些项目了”“坐直升机要三思而后行”。由此可见,野蛮生长的结果是伤害到大众的信任,为这个行业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毕竟,这付出的是最为惨痛的代价。
事故的发生并不是“一刀切”叫停行业的发展,而是要从中吸取教训,强调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建设、运营能力完善的重要性。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企业,都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