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03 11:23:30 股吧网页版
民营经济促进法本月施行,美国调整汽车关税政策丨一周热点回顾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刘菁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5月20日施行

  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自5月20日起施行。

  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共9章78条,包括总则、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以及附则。

  民营经济促进法第一次将“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写入法律,第一次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第一次明确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

  民营经济促进法积极回应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重点关切,从保障公平竞争、改善投资融资环境、支持科技创新、注重规范经营、优化服务保障、加强权益保护、强化法律责任等方面,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点评】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长期以来,我国民营经济相关规范散见于民法典、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法律与其他政策文件中,民营经济促进法作为一部系统化的立法,将关于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和有效做法转化为法律制度,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加明确和稳固的法治保障,这将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

  三部门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明确,全面清理和整改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各类不合理规定和做法,通报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违规案例,建立健全线索归集、核实整改、案例通报等长效机制,让“非禁即入”落地生根,营造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为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本次清理整治的重点包括,以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其他政策性文件等形式设立和实行的违反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的各类规定文件,以及各级政府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各类做法情形。主要包括国家层面已放开但地方仍在审批、审批依据法律效力不足、行业壁垒造成准入规则不平等、政府监管能力不足不敢进行审批、审批权下放形成区域间市场壁垒等15类情形。

  【点评】这一为期半年的集中清理整治行动,是落实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具体举措,有助于消除清单之外“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堵点卡点,解决企业“上告无门”“告而不理”“理而不决”等问题,让“非禁即入”落地生根。唯有深入破除各级各类市场准入壁垒,才能为民营企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让更多企业敢闯、敢干、敢投,在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稳就业稳经济再推五大举措

  4月2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28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包括五方面内容:支持就业、稳定外贸、促进消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

  赵辰昕表示,我国有丰富的政策储备和充分的政策空间,将加快实施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推动各项政策尽快出台实施,更加注重提高政策落地效率和实施效果,确保直达群众和企业;加力推动既定政策落地见效,包括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用好今年国家层面5万亿元投资资金、加快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这些政策大部分将在二季度落地,并不断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将聚焦广大企业需求,及时解决困难问题,持续丰富稳外贸政策工具箱,适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措施。包括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帮助开拓国际多元市场、加强贸易金融支持保障、加快跨境电商创新发展等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表示,央行将从持续加大金融资源要素投入、更有针对性地拓宽民营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更大力度推动完善民营企业融资配套机制三个方面继续做好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工作。

  【点评】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与去年9月一揽子增量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部署任务形成接续,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重要举措。这些政策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将对经济形成有力支撑,有助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4月制造业PMI回落

  国家统计局4月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在连续2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后落入50%以下。

  其中,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1%,继续位于扩张区间,企业对后市预期仍保持乐观。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8.0%及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4月份PMI出现明显回落,且回到荣枯线之下,表明经济底部回升态势仍有较大不稳定性。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出现明显回落,表明外部环境复杂变化引起的需求收缩倾向有所显现,必须高度重视。

  【点评】分析认为,4月制造业PMI下行,一方面是季节性因素,每年3月是制造业旺季,4月会有季节性下行;另一方面外贸环境变化导致外需放缓。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要显著加大政府公共产品投资力度,带动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回暖,着力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和动能。

  美国一季度GDP萎缩

  据新华社,美国商务部4月30日数据显示,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0.3%。这是2022年以来美国经济的最差季度表现。

  这一数据的糟糕程度超出市场预期,凸显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引发的不确定性持续上升,并导致企业与消费者信心下滑。

  美国商务部表示,第一季度GDP萎缩主要受进口大幅增加和政府支出减少拖累。第一季度净出口对GDP的拖累达4.83个百分点。这表明企业对未来关税可能上升感到担忧,从而大规模囤积库存。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日在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表示,第一季度的经济萎缩应归咎于上届政府,“我们的国家将实现经济繁荣,但首先我们必须摆脱拜登政府的不良影响”。

  【点评】此前已预判美国经济会因关税政策而表现糟糕,但没想到竟如此糟糕,这给刚刚迎来执政百日的美国本届政府的信心和声誉再次带来沉重打击。民调显示,特朗普执政支持率创下过去80年来美国历任总统同期最低纪录。鉴于关税政策给美国经济带来巨大不确定性,华尔街经济学家纷纷下调预期,认为美国经济将出现萎缩。

  美乌签署矿产协议

  当地时间4月30日,美国与乌克兰签署协议建立美国-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美财政部部长贝森特和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斯维里坚科共同签署这份协议。

  贝森特称,两国签署了“历史性的经济伙伴关系协议”。斯维里坚科表示,基金采取乌美各占一半的股权结构,由乌克兰和美国共同管理,美乌双方均无主导投票权。协议明确,乌克兰拥有对乌境内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按照乌方公布的协议内容,协议虽然没有明确提及美国对乌克兰的安全保证,但提到美国未来对乌军事援助。

  此外,协议没有要求乌克兰就三年多来美国对乌军事及其他援助偿还任何“债务”,满足了乌方一项关键诉求。特朗普则表示,这份协议“理论上”意味着美国获得的收益“将远远超过3500亿美元”。

  【点评】经过两个多月的拉扯,这份备受全球关注的协议最终谈妥。乌方希望借此与美方修补关系,确保美方在俄乌冲突中继续提供军事支持。而特朗普最近对俄乌和谈进展缓慢感到沮丧,寻求促使俄乌双方加快脚步。但分析认为,这份协议或许有助于俄乌和谈进程的推进,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现和平。

  美国调整汽车关税政策

  当地时间4月30日,特朗普签署两项针对汽车行业的文件,进一步放松汽车制造商的关税负担:一是宣布进口汽车无须叠加钢铝关税;二是向在美国生产和销售整车的汽车制造商提供3.75%的小额退税,以抵消在美组装汽车所使用进口汽车零部件的部分关税。

  此外,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5月1日证实,加拿大和墨西哥制造的汽车零部件属于《美加墨协议》的一部分,将免于25%的关税。

  这一政策调整恰逢关键时间节点,特朗普政府原定将于5月3日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开始征收25%关税。美国已于4月初对所有外国制造汽车征收25%关税,仅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给予部分豁免。

  【点评】这一系列调整表明,在各方强烈反对声浪之下,美国政府不得不作出妥协。白宫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民众购买的汽车中,一半是进口车辆,剩余一半在美国组装的汽车中,国内零部件价值占比约为40%~50%,加征关税将让美国消费者利益严重受损。但由于关税政策的巨大不确定性,即使部分关税减免,汽车行业的现金流压力和消费者情绪恶化仍将是个问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