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盛大启幕,参展企业超过1.2万家。自4月15日以来,第137届广交会已成功举办两期,吸引了来自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22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
展馆内,数以万计的采购商云集琶洲,穿梭于各大展区之间,洽谈声此起彼伏。“中国智造”“中国制造”集中亮相,吸引全球目光。
透过近日开幕的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我们看到了创新驱动和开放共赢的底气和信心,展馆内,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金砖国家、RCEP成员国的采购商络绎不绝。展馆外,珠江夜游的灯光映照着客商们的笑脸,广州塔的霓虹点亮了全球合作的愿景。
展馆内,洽谈声此起彼伏。一家来自意大利的家居品牌采购商正在与广东某家具企业商讨定制化合作方案;跨境电商直播间内,主播用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多语种向海外观众推介中国商品。“广交会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意大利采购商Marco评价,“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国对开放的承诺,也找到了合作的伙伴。”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广交会首次增设服务机器人专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新兴产业成为新亮点。广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展台前,来自拉美的采购商对车辆的续航能力和智能化功能赞不绝口。
广交会的展馆里,既有“中国制造”的硬实力,也有“中国智造”的软实力。从新能源汽车到人工智能机器人,从预制菜到绿色家电,中国在推动全球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同时,也向世界输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中国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优势无可替代。”越南餐饮业采购商Linh在脆肉鲩预制菜展位前反复试吃后感叹。在中山石岐鸽预制菜展位,来自澳大利亚的采购商对产品包装和文化内涵表示惊叹:“这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原来,石岐鸽通过“农文旅融合”模式,从孵化、养殖到加工、文旅消费,实现了产业链延伸。
自4月15日以来,第137届广交会已成功举办两期,吸引了来自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22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创同期历史纪录。
当前,全球供应链重构的阴霾笼罩国际经贸合作。然而,广交会的火爆场面却传递出明确信号: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不可逆转,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当石岐鸽飞向澳大利亚,当脆肉鲩征服东南亚,当珠江夜游点亮客商的镜头,广州正以“高水平开放”的姿态,向世界传递信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在此背景下,广州这座千年商都,也正在书写新时代的开放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