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线下展于5月1日开幕。从政策赋能到产业协同,广州会展业正以创新为笔,书写着从“千年商都”向“国际消费中心”跃迁的生动篇章。
在广州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会展业被列为8大现代服务业之一,与商贸、消费、文旅等产业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推动广州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以去年为例,广州全市展览面积达11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9%,参展参观人次突破2313万,增长30.7%……这一系列数据,不仅印证了广州作为“国际会展之都”的实力,更折射出这座千年商都以会展为引擎,加速融入“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深刻转型。
会展+产业:从“卖全球”到“链全球”
广州会展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与本地产业的深度融合。在“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框架下,会展正成为连接各大产业的枢纽。
近日,广州国际发制品博览会暨2025美妆睫毛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广发会”)开幕。据统计,首日上午意向成交额突破5000万元人民币,展现出发制品行业强大的发展活力与市场潜力。
记者现场注意到,该届广发会涵盖了发制品生产、销售、原材料供应、品牌推广、跨境物流等全产业链相关企业,吸引现场参会人数达3万多人次,展馆内还特别设立了消费品“以旧换新”专区,首创团购服务平台,让消费者享受国家补贴的同时,为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探索路径提供借鉴,助力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
广发会上的客似云来,见证了广州作为发制品重要交易中心的产业底气——广州拥有庞大的跨境电商假发商家群体,每年交易额高达60亿美元以上,正凭借完善的发制品产业生态和便捷的交通物流网络,面向全球进行采购与销售,是全球发制品产业的关键枢纽。此外,美博城、名商天地龙头市场等成熟的线下交易市场也汇聚了近百家发制品商家,这些商家经营状况良好,年营业额总和可达100亿元人民币。
广州发制品产业和广发会的互相成就,是广州“产业引会展,会展促产业”的联动缩影。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中外合作展览企业,光亚法兰克福先后打造广州国际专业灯光、音响展览会等专业展会,为全球买家提供“一站式”产业对接平台,更带领企业一同前往海外参展,帮助制造业企业更好“走出去”,推动展会实现从“卖全球”到“链全球”的跃迁。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忠顺表示,在广交会的带动下,广州会展行业的头部效应明显,“对比传统的单一展览功能,我们更致力于在广州打造领先商贸平台,为参展企业及观众带来各种工业自动化的先进科技和解决方案。”
会展+文旅:“人气收集器”带旺国潮
展会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集聚,以动漫展、车展、婚博会等为代表的面向个人消费类的展会可谓是广州会展的“人气收集器”,也是推动居民消费升级、消费多元化的重要平台。
近期,第137届广交会火热开展中,数十万境外采购商纷纷从全球各地来到广州奔赴“贸易之约”。广州市也积极借力广交会抓住这波“中国购”的“泼天流量”,吸引更多外国游客到穗“买买买”。在记者走访过程中,柏丽NYC一家刺绣手袋店负责人介绍称:“市场方会组织我们参展广交会,也会组团广交会客商逛市场,对我们帮助很大。”
广州市商务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以动漫游戏、图书教育等为代表的文化消费类展会增长迅猛、场面火爆。以动漫类的展会为例,主要呈现孵化快、增幅大、人气旺的特点。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全年共举办近60场面向个人观众的专业消费展,参展参观人次同比增长33%。其中,动漫游戏类展会人次同比增长26%,尤其本土的两届萤火虫动漫展面积同比增长超过20%,观众分别增长58%、223%。中国国际漫画节和动漫游戏展则借助国漫市场逐步爆发式增长的契机,大量展示中华文化特色的原创漫画和动画,带旺国潮消费。去年该展会展示和销售动漫游戏相关衍生品1500余种,带动消费额超2.2亿元。
记者了解到,2025年广州市商务部门还将继续联合文旅等相关部门进一步扩大展会溢出效应,借助广交会等大型展会平台开展促消费活动,指导动漫展、车展等消费类展会加强与文旅活动、体育赛事、商圈业态的同期互动,积极推动展会主办方策划创新活动,为客商提供全方位的消费体验。
政策红利为会展业注入强劲动能
广州市政府对会展业的重视,体现在顶层设计与政策红利的精准释放上。2024年底,广州市商务局印发《广州市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会展业17条”),从展会规模、国际化、数字化等多个维度提供政策支持,为会展业注入强劲动能。广州积极发展会展业的成效正逐步显现。2024年,广州全市重点场馆举办展览358场,展览面积1186万平方米、增长8.9%,参展参观累计2313万人次、增长30.7%,展览面积和参展参观人次创历史新高。全市办展总面积稳居全国第二位。
据广州市商务局负责人介绍,广州正在围绕“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一产业一品牌”会展计划,以专业会展服务于产业。市商务局将利用新发布的“会展业17条”措施,培育引进一批国际领先、引领市场的专业展会。
会展+汽车:多款新车亮相提升车市消费热力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邓莉
“五一”假期,广州汽车市场迎来消费热潮。在琶洲的一个汽车展会上,现场人头攒动,多款刚上市的新车首次亮相羊城,从豪华轿车到硬派越野,从新能源纯电车型到高性能跑车……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智能新车汇聚一堂,展示着最新汽车“黑科技”,吸引逾万人次前来观展和选购新车。
记者走访琶洲车展和本地汽车门店获悉,自“五一”促消费活动启动以来,各汽车品牌接待的日均客流量明显增多,近期广州以旧换新购车政策叠加品牌推出的置换补贴、购车礼包等多重福利,成为点燃购车消费热情的“主引擎”,全力释放“五一”消费潜力。
“今年假期市民热情很高,购车目标非常清晰,我们也拿出了最大诚意,现金直降、保养、装潢等好礼不断。”在琶洲的汽车展会上,一位广汽传祺展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首日开展才3小时他就接待了27组客户,两天已开了9单,销售效果远超预期。记者看见,展台中央立着一块醒目的背景板,上面写着广汽“五一限时福利”“宠粉价”等字眼,并清晰列出了各款车型的最优惠价格和补贴情况。
一款“限时一口价”16.98万元的传祺向往S7吸引了市民贾先生的关注,他告诉记者,“假期的优惠力度太大了!我正打算换款新车,特意趁着假期过来‘抄底’。”消费者罗女士则现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们趁假期了解了一下置换政策,政府补贴加上厂家优惠、金融免息等,购车成本比去年低了15%左右,我们再了解一下配置和功能,就决定下单了。”
同样火热的看车、购车场景还出现在多个汽车线下门店里。白云区新市的一个汽车市场内,多个品牌展厅在假期人头攒动,“厂家政策支持”“一口价”“直降×万”“总经理推荐特价车”等宣传字眼很是吸引人。据工作人员介绍,自 “五一”以来,消费者购车咨询量显著提升,“现在大家购车都很精明,选择也很成熟,大概有三分之二是换购或增购的客户,只有两三成是首次购车者。”
市场活力背后,是政策、技术与需求的深度协同。记者留意到,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持续发力,通过购置税减免、以旧换新补贴、充电设施建设等多维度举措,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会展+全运:展现产业融合打造全民体育盛事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许晓芳、文静
5月1日,以“广交新科技,共享十五运”为主题的广交会行业趋势论坛——2025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圆桌对话活动暨超级品牌互动日在广交会堂举行,现场,机器狗呈现的一场精彩表演,展现了数字科技与体育融合的成果。
68年来,广交会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风向标,在中国体育产业的全球化征程中,为众多体育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搭建起全新的“高速通道”,释放体育产业全球化发展新动能。今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在粤港澳三地举办,意义重大。此次活动借助广交会这一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聚焦体育产业的前沿领域,汇聚政产学研多方共同探讨体育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新闻广电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十五运会的筹备正大力推进赛区信息化、场馆智慧化建设,力争打造成一场具有鲜明“科技范”的全民体育盛事,也借此契机用科技和创意讲好全运故事、广州故事、粤港澳大湾区故事。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我国体育产业正加速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数字体育作为消费经济和数字经济结合的新领域,正在迎来创新创业的黄金窗口期。”广州体育学院休闲与数字体育学院院长王晓东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数字体育是数字技术与传统体育相结合催生的产物,是IT、通信、互联网技术手段,以及数字游戏和数字媒体形式,同体育锻炼、竞技健身、互动娱乐的完美结合。
在现场展示环节,广东修炼科技的机器狗吸引了在场嘉宾的注意,它灵活地行走、上下楼梯。据了解,当前,机器狗已应用到体育产业中,在各类赛事中承担负重运输工作。此外,广州视鹏科技展示了外骨骼机器人如何帮助用户行走、运动。据了解,这款机器人搭载了AI自适应算法,能通过分析使用者,匹配出最适应使用者的行走模式,辅助用户进行运动。
数据显示,广州体育产业总规模连续三年超过2000亿元,2024年广州体育的消费总规模达到了631.25亿元,成功入围国家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这一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广州体育制造业集群的强力支撑,以及体育企业数字化、创新化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