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03 06:04:00 股吧网页版
Manus热潮未退 巨头纷纷布局智能体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秦枭

  4月28日,联想中国发布了一条关于智能体的视频。视频里,身着各行业职业装的联想超级智能体集群,在上海的地标性场景中穿梭,一场别开生面的“智能体时装秀”似乎在预示着智能体时代的到来。

  实际上,自Manus在今年3月引领通用智能体发展以来,不仅是联想,近期百度心响、字节跳动的扣子空间等都已面市,腾讯也预告了旗下微信和QQ都将推出智能体。

  智能体的爆发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科技玩家加速布局。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巨头们在智能体领域的布局虽已全面展开,但要实现智能体的广泛应用和可持续发展,还需跨越技术、市场、伦理等多重困局。

  加速落地

  智能体不是Siri、小爱同学等语音助手的升级版,也不是ChatGPT、文心一言等大模型的变体,而是一种“自主智能体”。它能感知环境、分析目标、自主决策并持续进化。如果说过去的AI是“工具”,智能体则更像一个“数字助理”。根据Root analysis的预测,预计全球智能体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52.9亿美元增长到2035年的2168亿美元,2024—2035年的预测复合年增长率为40.15%。

  自2025年3月中国团队开发的通用智能体产品Manus问世,其以多智能体架构实现从任务规划到执行的全流程自动化,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传统AI的认知。它的发布,不仅在资本市场引发了强烈的反响,相关概念股纷纷涨停,成为投资者竞相追逐的对象;在技术社区,更是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官网访问量过大甚至一度导致崩溃。

  不仅如此,Manus的成功,如同为智能体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激发了更多企业和开发者投身于智能体领域的热情,也让整个行业看到了智能体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在Manus的引领下,智能体市场迅速升温,一场激烈的竞争也就此拉开了帷幕。

  “现在,基于MCP(模型上下文协议)开发智能体,就像2010年开发移动App。”近日,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在百度Create大会上说道。

  在此次大会上,百度正式推出了一款以“AI任务完成引擎”为核心的通用超级智能体产品心响App,心响主打“现货”发布,目前已面向Android用户全量开放,人人可免费使用,iOS版正在审核中。

  在此之前,字节跳动也推出零代码智能体开发平台扣子空间(CozeSpace),于2025年4月正式开启内测。扣子空间基于字节自主研发的“豆包1.5Pro”大模型打造,支持零代码/低代码创建智能体,涵盖“通用实习生”和“领域专家”两大类别,是一款多功能智能体平台。

  联想则通过发布视频,预示将在5月7日的联想创新科技大会(Tech World)上首次正式公开其“超级智能体军团”。据透露,联想此前在新财年誓师大会上官宣的乐享企业超级智能体,将在超级咨询、电商购物、智慧门店等经典场景中为联想会员、客户、合作伙伴等带来全新AI体验。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2024年度员工大会上透露,微信和QQ等平台将全面推出智能体,这一战略布局意义非凡。他认为,AI技术的成熟为用户交互带来了新的可能,这些智能体将基于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先进技术,能理解用户意图并给予动态回应,实现更加自然的对话。

  轩睿基金总经理盖宏直言:“实际上,在2024年,智能体已开始被各大科技公司重视。AI大模型发展至今,寻求商业化落地成为行业共识,而智能体门槛低、上限高的特性,使其成为大模型落地应用端最具潜力的产品形态。一方面,智能体开发门槛相对较低,借助各类开发框架与平台,开发者能够快速创建智能体,降低了技术研发成本与时间成本。部分智能体平台,开发者可实现一句话创建智能体,还聚合多种能力,极大提升了开发效率与智能体性能。另一方面,智能体在商业变现路径上具备多样性,通过链接挂载、商品转化、线索转化、联盟广告等多种商业组件,能够为企业带来可观收入。”

  困局待解

  尽管巨头们积极布局,并认为智能体将带来生产力的提升和企业运营管理方式的转变。

  但AI公司Langchain的创始人哈里森·蔡斯坦言:“我不认为我们已经掌握了与这些代理应用程序交互的正确方法。我认为人类仍然有必要参与其中,因为它们并不是超级可靠的。” 复旦大学教授黄萱菁也曾表示,智能体的研发当前仍面临四大挑战,包括基座模型能力不足、缺少统一的交互式框架、缺少自我学习与自我进化以及存在安全与伦理问题。她认为智能体在与环境多轮交互、多样化环境执行多样化任务、从环境中主动调用训练技能等方面有待提升。

  记者在使用体验过程中也发现,无论是内容生成时间还是内容完成度,智能体距离“高效、好用”仍存在一定落差。内容生成过程普遍较为缓慢,在任务稍微复杂、涉及多维度信息整合的场景中,往往需要等待数十秒甚至一分钟以上,才能拿到一个勉强可用的结果。这种缓慢的交互节奏,反而削弱了即时性体验。自然语言理解能力虽有提升,但与理想状态相比仍有差距,特别是当用户表述模糊、使用隐喻或口语化表达时,智能体常误解意图。如用户对旅游智能体说 “找个海边人少、安静还能看日出的小众地方”,智能体可能因无法精准理解如“小众”这样的模糊概念,给出的推荐不尽如人意。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指出,当下智能体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从技术角度看,目前智能体发展面临的最关键技术瓶颈是“幻觉累加”。幻觉累加是指智能体在处理复杂问题时,由于算法的局限性,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判断或决策,导致智能体的行为与预期不符,从而影响其性能。此外,工具调用和泛化能力也是目前智能体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智能体需要能够灵活地适应不同的场景和任务,而不仅仅是依赖于特定的工具或算法。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认为,目前,智能体发展面临的核心瓶颈在于复杂推理与泛化能力不足。一方面,智能体高度依赖大规模数据训练,在未见过的动态环境或跨领域任务场景中,逻辑推理和迁移能力薄弱,容易出现“幻觉累加”及工具调用失误等问题。另一方面,在整合外部工具如数据库、API时,智能体缺乏灵活适配能力,难以胜任多步骤复杂任务。此外,数据质量对智能体性能影响显著,脏数据会降低其运行效率;同时,智能体训练所需的能耗与算力成本高昂,这也极大制约了其规模化落地应用。

  不过,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智能体目前面临的困境只是短期的。长期来看,智能体将取代一些岗位,直接进入生产力环节提升效率创造价值。麦肯锡预测到2034年AI智能体将取代全球8亿个工作岗位。

  此前,Salesforce的CEO马克·贝尼奥夫曾透露,“2025年,Salesforce不再招聘软件工程师”。原因是Salesforce依靠自家智能体Agentforce和其他AI技术,工程团队生产力提升了30%以上。

  郭涛认为,智能体对就业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就业结构来看,重复性、规则性强的岗位如客服、基础数据分析等将被智能体替代,但战略管理、创意设计等需人类参与复杂决策的岗位需求会增加;同时,AI训练师、伦理顾问、人机协同经理等新兴职业应运而生。

  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面对智能体带来的挑战,对于政府而言,应积极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再培训项目的发展,帮助劳动力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变化。同时,企业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通过内部培训和教育计划,帮助员工提升技能,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此外,个人也需要主动学习新技能,特别是那些不易被自动化替代的能力,如创造性思维、人际交往技巧等,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