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并会见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芙。习近平指出,新开发银行是首个由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创立并主导的多边开发机构,是全球南方联合自强的创举,顺应了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的历史潮流,成长为国际金融体系中新兴力量和全球南方合作的金字招牌。
29日下午,为期两天的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闭幕并发表主席声明,重申致力于加强金砖国家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在政策安全、经济金融、人文交流三大合作支柱下开展合作。尤其富有建设性的是,金砖各国外长重申致力于秉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平等相待、团结互助、开放包容、协商一致的金砖国家精神,加强全球南方合作,实现更包容和可持续的治理。
中国上海和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这两场重要主题活动,体现了中国的大国风范、战略定力和国际欢迎度。
十年磨成一剑
十年前新开发银行在沪开业,自此与中国、与南方新兴经济体成员结下战略缘分,并赋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习近平在上海强调,“大金砖合作”已经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开发银行也要开启高质量发展的第二个“金色十年”。对此,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芙感谢中国长期为新开发银行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支持,新开发银行将坚守初心,积极作为,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笔者在去年末就注意到,罗塞芙在北京出席中国国家领导人与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1+10”对话会时指出,近年来中国的持续增长、扩大开放、产业升级为世界各国带来了广阔的贸易投资机遇,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倡议等为多边主义与国际合作汇聚了强大合力,中国将进一步为世界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产业创新作出更大贡献。新开发银行的战略性研判认为,全球经济金融环境风高浪急,贸易摩擦此起彼伏,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局部地缘冲突加剧,全球经济增长疲弱,可持续发展面临险境。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更关注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关注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期待中国为全球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
全球南方崛起
近年来,新开发银行在国际经贸合作中体现出鲜明的航标价值。该行战略评估报告明确指出,从经济规模看,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GDP占全球的比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于2009年超过发达国家;作为全球南方重要代表的金砖五国,经济规模也于2020年超过七国集团。同时,全球南方国家产业持续升级,以巴西的生物燃料产业、印度的信息技术产业、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为代表,发展中国家在许多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球南方国家已经初步形成全产业链供给能力,全球南方国家间的贸易投资协作为各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广阔机遇。全球南方国家群体性崛起,正在深刻改变国际经贸格局。
当然不容回避的是,发展资金严重不足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对此,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布雷顿森林机构已显得力不从心。而新开发银行十年来已累计批准百余个发展项目,投资金额超过350亿美元,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投资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可圈可点,有力支持了成员国可持续发展,赢得了成员国和国际社会高度认可。
聚焦绿色投资
笔者注意到,绿色投资是新开发银行的核心战略之一,聚焦清洁能源、气候韧性基础设施等领域。截至2024年6月,相关投资已完成支持新增清洁能源装机容量2000兆瓦,每年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约1360万吨。在2022-2026年总体战略周期内,新开发银行有约40%新增投资将聚焦于气候领域。
新开发银行突出地服务成员国民生项目,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便利金砖国家及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国际融资,用于本国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建设。3月21日,新开发银行与巴西电力公司签署配电网基础设施现代化项目贷款协议,承诺提供14.25亿元人民币贷款。该公司是国网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巴西中资企业,该项目将支持巴西圣保罗州特许经营区配电网升级改造,为当地超过37万户家庭提供电力服务,并通过降低配电网损耗,提高能源效率,为终端用户节约成本,直接改善当地民生。
值得强调的是,新开发银行的所有投资项目中,以成员国货币开展的约占24%,其中人民币约占17%,显著高于其他多边开发机构。在融资方面,新开发银行约三分之一债券以成员国货币发行,其中大部分是人民币债券。目前新开发银行已发行555亿元人民币债券,既是迄今熊猫债市场上最大的发行人,也是首家在中国银行间市场发行绿色债券的多边金融机构。可以说,新开发银行的发展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