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消息,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水利厅组织编制《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修编(2025-2035年)》,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规划提到,到2030年,规划航道通航里程达到2200公里以上,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达到750公里以上;以周口港为引领,带动信阳港、漯河港、平顶山港提质增效,高标准建成投运郑州港,有序推进南阳、商丘、驻马店等港口建设,港口吞吐量达到2亿吨(含集装箱100万标箱以上),初步形成安全畅通、绿色经济、智能高效、包容韧性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
航道规划方案:结合航道功能、技术标准以及对中心城市、产业带动和支撑作用,全省航道划分为骨干航道、支线航道和其他航道三个层次。按照“通江达海、提质强网、延伸覆盖、交旅融合”的思路,规划形成“两纵两横两干六支+其他航道”总体布局,规划航道总里程3700公里,规划三级及以上航道1532公里,四级及以下航道2168公里(含旅游航道773公里)。
港口规划方案:结合全省港口资源特点、区位条件、水运发展潜力和运输组织布局要求,将全省港口划分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省主要港口、省重要港口。打造布局合理、保障有力、量能匹配的港口体系,围绕港口货运功能,规划周口港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郑州、平顶山、漯河、信阳港为省主要港口,开封、洛阳、许昌、南阳、商丘、驻马店港为省重要港口,形成“1+4+6”分层次港口布局。依托黄河、大运河河南段适宜河段和库湖区航道,在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三门峡、济源等地规划一批旅游客运码头,主要功能为保障旅游客运需求。


针对近期目标(2025-2030 年),规划提到,重点推进建设贾鲁河、沙颍河、唐白河、淮河、沱浍河、洪河等骨干航道,积极推进潢河、史灌河等支线航道建设,初步形成“两纵两横”骨干航道布局,航道通航里程达到2200公里以上,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到750公里以上。
加快周口港中心港区中心作业区建设和范营作业区提升改造,大力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打造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高标准实施郑州港,推动实现航空港、铁路港、出海港、公路港“四港联动”,推进漯河、平顶山、信阳等省主要港口提质增效;加快建设南阳、商丘港等省重要港口。
提升港口集疏运能力,重点推进主要港口、重要港口作业区铁路和公路连接线建设。2030年港口吞吐量突破2亿吨(含集装箱100万标箱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