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讯(记者沈述红)4月8日以来,公募行业通过真金白银自购,亮明看好A股市场态度的行动仍在继续。
今日早间,摩根资产管理公告,拟以5400万元自购旗下新发权益基金。除该公司外,近期还有方正富邦基金、建信基金、国金、博时、招商、鹏扬、兴证全球、中信建投等多家基金公司密集公告自购旗下权益类产品。经财联社记者统计,此轮公募自购金额合计近5亿元。

公募之外,诸多知名私募机构也在积极加码中国资产,如因诺资产、宽德资产等,进化论资产、世纪前沿等机构也于近期称,旗下产品已达到满仓运行状态。
市场企稳之际,市场格外关注增量资金来源。在业内人士看来,公募基金自购可为市场注入增量流动性和市场信心,也有利于引导市场进行价值投资。站在当下的时点,关税小幅缓和,即便不会出现明显转机,对市场的影响也将钝化,市场机会可能会转向具备产业逻辑强化的方向,二季度需保持对内需和科技创新的关注,并结合政策导向进行灵活配置。
多家公募宣布自购
自美国推行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后,在“国家队”、多部委联合打出政策组合拳稳市场的同时,券商、公募、私募在内的机构也纷纷以“真金白银”自购,以彰显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以及坚定看好A股投资价值的态度。
仅在公募行业,4月8日以来便有摩根资产管理、方正富邦基金、建信基金、国金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鹏扬基金、兴证全球基金、中信建投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密集公告自购旗下权益类产品,自购金额合计近5亿元。
4月30日早间,摩根资产管理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公司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公司将于近期运用固有资金不低于5400万元人民币投资旗下新发权益类公募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其中,其中3000万元人民币将投资于旗下摩根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

4月28日,方正富邦基金宣布,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公司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公司将出资500万元自有资金认购方正富邦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
4月19日,建信基金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公司将于近日运用固有资金不少于1.8亿元人民币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产品。此前自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该公司已陆续运用固有资金1.73亿元人民币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产品。
4月14日,国金基金公告称,公司拟于3个月内,结合市场情况将运用本公司固有资金以及高级管理人员自有资金投资本公司旗下权益基金,预计累计投资金额1500万元,并承诺所持有期限不低于1年。
4月11日,中信建投基金公告2000万规模的自购计划。截至公告日,该公司已运用固有资金500万元申购旗下中信建投行业轮换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A类份额,并承诺上述申购的基金份额持有期限不低于1年,剩余自购计划拟于未来6个月内完成。
4月9日,兴证全球基金公告,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以及公司主动投资能力的信心,该公司自4月8日起陆续运用固有资金自购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自购金额合计将不少于人民币6000万元,并承诺对上述自购产品持有期限不低于一年。
4月8日,鹏扬基金宣布,启动以固有资金申购3000万元公司在管权益类偏股公募基金产品的行动计划,首批申购金额1500万元。随后,在4月10日,鹏扬基金公告,公司继续执行申购1500万元,申购产品包括鹏扬成长领航混合A份额、鹏扬数字经济先锋混合A份额、鹏扬产业智选一年持有混合A份额。至此,承诺自购额度已经全部执行完毕。
同样在4月8日,招商基金和博时基金也宣布了自购计划。其中,招商基金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公司将于近日运用固有资金合计5000万元人民币投资旗下股票型及混合型公募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博时基金也宣布将运用固有资金合计6500万元人民币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
而在公募之外,诸多知名私募机构也在积极加码中国资产。
4月9日,百亿量化私募因诺资产透露,当周已通过自有资金及员工申购旗下指数增强策略产品超过1000万元。从年内的情形看,该公司已自购旗下指数增强策略产品金额已经超3000万元。
宽德资产亦表示,公司在4月上旬增量申购资金加快建仓,在沪深两市均大幅增持股票。
另外,4月8日上午,进化论资产CEO、首席投资官王一平在社交平台发文,旗下产品组合已满仓;知名量化私募——世纪前沿称,公司坚持“满仓运作”的投资策略,积极用实际行动支持中国市场长期向好;高毅资产、慎知资产、重阳投资等私募也都表态,将保持对中国资产的高仓位运作,相信会带来良好回报。
关注内需和科技创新主线
市场企稳之际,市场格外关注增量资金来源。在业内人士看来,公私募自购是用实际行动支持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可为市场注入增量流动性和市场信心,也有利于引导市场进行价值投资。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全球基本面风险增加,但基于国内政策持续发力,逆周期政策已有储备,经济修复趋势不改,后续投资更重要的逻辑在于“以内为主”。
在博时基金看来,近期关税小幅缓和,后续不确定性仍大,短期市场或维持震荡。不过,中期来看,考虑到TMT当前已处于相对低位,且AI产业趋势仍具备较强确定性,待风险因素落地后科技成长或仍将占优。
“过去一周关税似乎出现一些积极信号,但即便不会出现明显转机,对市场的影响也将钝化,市场机会可能会转向具备产业逻辑强化的方向。”摩根士丹利基金分析,投资的大方向预计依然是内需相关及自主可控方向,同时科技成长方向的机会也有望逐步显现。
民生加银基金同样认为,政治局会议或进一步定调财政支出提速或者其他稳增长的政策落地,而外部冲击也有望阶段性缓解,市场有望重新向好。
“在面对不确定的外部环境时,底线思维尤为重要。”招商基金指出,中国有充足的政策储备工具,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些政策工具将继续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因此,市场的基本面依然是有保障的。对于投资者来说,要充分理解政策面和宏观经济的联动关系,通过合理配置资产来应对外部风险,当前宜采取权益、固收、黄金多元资产配置,逢低布局,控制收益预期。
在权益方面,该公司认为,二季度依然要保持对内需和科技创新的关注,并结合政策导向进行灵活配置。在全球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做好充分的准备,关注长期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