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沪指盘中窄幅震荡,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强势上扬,北证50指数大幅拉升,场内超3400股飘红。
行业板块涨多跌少,汽车零部件、电机、消费电子、软件开发、互联网服务、专用设备、光学光电子板块涨幅居前,电力行业、保险、银行板块跌幅居前。
据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预计,人形机器人在2026年将正式进入通用化产品序列,这一预测基于人形机器人在2026年达到10万台的生产或销售门槛,彼时,人形机器人将不再局限于特定领域,而是能够作为通用化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和场景。中信建投表示,近期国内各种机器人马拉松等活动引发关注,行情预计将进入“去伪存真”的验证期;上海证券指出,目前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已经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国信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加速落地,2025年有望成为行业爆发的起点。

中信建投:机器人行情预计将进入“去伪存真”的验证期
近期国内各种机器人马拉松等活动引发关注,特斯拉一季报会议解读相对积极,维持年内规模量产指引,当前或临近定点量产节点。维持前期观点,产业趋势及公司基本面待进一步催化或预期兑现,行情预计将进入“去伪存真”的验证期,应在行情震荡下把握中期确定性。
光大证券:2025年将会是人形机器人突破性的一年
从人形机器人量产节奏的角度,2025年将会是突破性的一年。万台级别的量产将带动下游产业链进入确定性放量阶段,而万台级别的数据采集和训练有望真正解决数据匮乏的难题,推动人形机器人向更泛化、更实用的阶段。坚定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基于当前硬件技术路线与各厂商进展。
上海证券: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
近期国内外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产业潮起入局者明显增多,国内华为、字节、比亚迪、小米、广汽、蚂蚁等车企、科技厂商纷纷加码具身智能,海外特斯拉、1X、Figure AI 等加速商业化量产步伐,DeepSeek 人工智能公司的出现推动通用机器人大模型的发展,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目前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已经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
国信证券: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加速落地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量产节奏逐步清晰,叠加海内外相关巨头的持续布局(Figure、英伟达、华为、宇树、智元等),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加速落地,2025年有望成为行业爆发的起点,看好人形机器人发展带来的产业升级机遇。
华西证券:国内人形机器人产品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凭借领先的专利布局、活跃的企业创新,实现技术不断突破,从核心零部件研发到智能平台搭建,成果丰硕,为产业崛起筑牢根基,国内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产品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