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交通运输部预测,在今年“五一”期间,日均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超过2.7亿人次。假期出行热除了利好最直接的旅游景区外,还利好从交通出行、酒店住宿、文艺演出、旅行服务到免税零售等诸多行业。
近日,多家在线平台发布“五一”旅游报告,预计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旅游业延续复苏势头,在去年同期高基数基础上消费活力持续释放。综合同程旅行平台的数据,今年“五一”假期的旅行热度或将达到2023年以来“五一”假期的峰值。
同程研究院统计,今年“五一”期间,出行成本降低激活大众旅游需求,机票单程均价同比下降约11%。从出行距离来看,长距离出行占比攀升,1200公里以上的航线占比近70%,较去年同期增长3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三亚、上海—乌鲁木齐等航线热度攀升,印证“走得远”成为假期出游关键词。
华住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期间连续2天及以上的订单占比接近50%,折射出游客更加倾向于安排时间充裕、更具深度体验的旅行。总体来看,今年“五一”假期,一线城市作为传统旅行目的地,酒店预订率仍然保持稳定;二线城市酒店预订率比去年增长了1.5个百分点;三线城市酒店预订率比去年增加了2个百分点;四线城市酒店预订率比去年则增加了4个百分点。
开源证券表示,五一假期旅游消费呈现“长线快增、跨境双向升温、县域逆袭”三大特征,下沉市场旅游消费贡献结构性增量,旅游市场β延续。
华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邓利军表示,受益于假期消费带动及居民收入预期改善,叠加各地发放消费券、地方促消费活动频繁推出,食品饮料行业消费潜力有望在近期得到持续释放;“五一”假期临近有望提升铁路、民航业务订单量,假期期间客流量若继续保持高位,旅游、酒店、餐饮等行业有望显著受益。
中信证券指出,在扩内需政策预期升温的背景下,市场将服务消费作为重点支持的预期方向之一。而其中文旅产业具有容量大、范围广、韧性高、带动强的特征,期待升温。近期“五一”预订数据显示旅游需求韧性强,预计民航日均旅客量同比增7.6%,亦有望形成情绪催化。建议积极关注酒店、景区及OTA等潜在受益的产业链环节相关标的配置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