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福建福州召开的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数据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上,国家数据局正式发布70个重点建设的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旨在打通公共数据供给—流通—利用链条,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开发利用模式。
数据价值化,要在场景应用中得以实现。近年来,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日渐完备,落地实施路径不断明晰,各地各部门持续探索有序推进数据共享,加快数据开发利用,持续培育应用场景。如今,70个示范场景的落地,以“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思路,提升了示范场景的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为全国范围内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与此同时,这一举措不仅是对“数据二十条”的深化落实,更是以数据流通激活公共服务效能、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标志着我国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上迈出关键一步。
数据如水,流动才有价值。长期以来,公共数据“深藏闺中”的现象制约了其社会效益的释放。部门壁垒、标准不一、权责模糊等问题,也让数据资源难以转化为发展动能。随着各地各部门对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越来越多数据价值体现在企业降本增效、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此次发布的示范场景,聚焦医疗、交通、金融、环保等民生领域,通过打通数据传输转化链条,推动数据从“静态归档”转向“动态奔跑”,实现更多“数据+”赋能。例如,旅游景区入园便利与客流监测,积极迎合了文旅市场的火热诉求,进一步提升游客服务;信用数据服务实体经济和企业信贷,通过企业信用画像,有助于更多企业加速发展。这些场景都是以数据的高效协同破解民生诉求,让数据“知冷暖”“懂人心”,才能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数据“跑起来”的背后,是治理理念的进一步升级。公共服务优化不能仅靠“窗口微笑”,更需依托技术赋能,才能让“一件事”既“一次办”又“高效办”。福建省“出生一件事”联办系统,将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办理、《预防接种证》办理、出生户口登记等“刚需”证件形成“一件事一次办”的服务模式,让新生儿家庭“一趟不用跑”或“只跑一趟”,为生育友好护航;广州上线全省首个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征集并遴选出首批16家企业的28个高质量数据集,为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及应用场景落地提供了坚实有力的资源保障……诸多案例反复印证:数据流动的加速度,直接决定了群众获得感的温度。当数据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共享,“群众跑腿”变为“数据跑路”,政府的决策科学性和服务精准度显著提升,这正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题中之义。
示范场景建设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期待更多示范场景“破冰探路”,让数据流动的涓涓细流,为公众生活带来更多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