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评论员张冬梅
新一波政策组合拳来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若干举措”)。具体包括支持就业、稳定外贸发展、促进消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等五方面内容。(4月29日新华社)
“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四稳”,强调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时隔三天,若干举措发布,展现出稳定经济大盘的坚定决心。看政策脉络,若干举措既是落实“四稳”的具体部署,也与一揽子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形成接续,有望进一步放大政策组合效应、叠加效应。将视野拉开,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开门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但同时,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持续丰富政策储备、释放政策效能势在必行。
说到稳经济,总不免与可预期、确定性、韧性、安全这些词相关联。揆诸当下,稳经济说到底就是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确定性、稳定性来自哪?精准度高、含金量足、获得感强的政策措施,无疑是重要方面。
稳在“精准”。政策要“解渴”、出成效,就要方向准、路子对。就业、外贸、消费,这些领域不仅承压较大,同时各方主体“体感”强烈、影响面广。若干举措直面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有的放矢、精准施策。镜头再聚焦,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对企业加大扩岗支持,降低外贸企业内销成本,保障中小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企业“细胞”活力旺盛,经济才能“身强体健”。稳住企业就稳住了市场、稳住了经济,必将催生高质量发展的化学反应。
稳在“务实”。政策实不实,不仅看力度,还看节奏。先说前者,无论是加大真金白银支持力度,还是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抑或是制定实施充电设施“倍增”行动,纵观若干举措,每一个部署都以实际需求为“锚”,每一项举措都突出可操作性。再看后者,“将成熟一项、出台一项”——发布会上这句话被不少媒体“拎”了出来,既体现出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也展现了科学应对的求真务实、有条不紊。
稳在“信心”。今天的政策投入就是明天的发展产出。长远来看,稳经济还是要稳预期、稳信心。今年一季度,全国新设经营主体606.3万户,多种经营主体均呈现稳定增长势头。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机遇无限的广阔市场、蒸蒸日上的产业生态,都是我们的信心和底气所在。接下来,要加快将一项项政策举措化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企业群众更有奔头、有劲头、有甜头。
打好“组合拳”,打开新天地。相信随着若干举措有力实施、既定政策落地见效,持续巩固“稳”的基础、“进”的动能、“好”的态势,必将推动中国经济巨轮乘风破浪、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