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来到位于徐汇区的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
调研期间,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彭志辉介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从期待到兴奋再到备受鼓舞。”彭志辉表示,感受到总书记对行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关怀,内心感到非常激动、温暖,也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模速空间”一楼展厅内,三款人形机器人在门口“迎宾”,显得尤为醒目。记者看到,展厅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机器人训练场板块,包含了真机采集、动作捕捉和仿真生成等多种方法;服务智能生产板块,介绍了机器人从科研实验到工厂智造的功能;服务社会发展板块,则着重于展示机器人从专业领域到居家生活的应用。
除了有多款型号的人形机器人,展厅内还有数据采集机器人、工业制造机器臂,以及谐波减速器、灵巧手等具身智能的关键零部件。
“我代表智元机器人展示了灵犀X2、精灵G1和远征A2,总书记仔细观看了产品演示,就部分产品细节进行了问答。”彭志辉告诉记者,能向总书记展示最前沿、最实用的中国具身智能技术,他感到尤为兴奋,早早准备好产品和技术展示并不断练习。
习近平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上海要总结好以大模型产业生态体系孵化人工智能产业等成功经验,加大探索力度,力争在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产生示范效应。
彭志辉就是全网粉丝超百万的“稚晖君”,如今投身于AI和具身智能的创业中,他激动地表示,这次感受到了总书记对行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关怀,内心感到非常激动、温暖,也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智元将持续推动具身智能行业‘AI+本体’的全栈技术发展,勇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全面提升自身软硬件实力,推动具身智能技术产业化、商业化落地,打造中国具身智能的全球竞争力。”
有“人样”,也要有“人脑”
据介绍,作为上海具身智能独角兽企业,智元机器人致力打造世界级领先的通用具身机器人产品及应用生态,不仅构建了领先的机器人“本体+AI”全栈技术,包括“大脑—小脑—本体”的软硬件设施,拥有行业第一梯队的运动智能、交互智能、作业智能。
成熟的人形机器人不仅有人的摸样,更要有人的思维,这离不开庞大的高质量数据。为此,智元在上海张江搭建了全球第一梯队的规模化机器人数采中心,搭建了家居、餐厅、工业、商超、办公五大类场景,包含超过两百个细分场景的任务,每个机器人都有技术员的一对一教学,一个简单动作也要训练上百次训练,这里每天产出数万条真机数据和仿真环境数据。去年年底,智元机器人开源了数采中心采集到的百万真机数据集,比谷歌等行业巨头的长程数据规模高10倍,场景范围覆盖面扩大100倍,数据质量也从实验室级上升到工业级标准。
有了数据的支撑,“脑子”也要跟上。3月10日,智元机器人发布智元启元大模型GO-1,这是全国首个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并成功部署到多款机器人本体。面对开发者们普遍面临数据难获取、模型难训练、开发成本高、工程门槛高等重重难题,智元在今年4月还发布行业首款具身智能一站式开发平台Genie Studio,打通具身智能从数据到部署的完整链路,并给开发者提供全流程的解决方案,让“训练机器人大脑”变得更加简单高效。
今年出货量将达数千台
彭志辉告诉记者,“模速空间”展厅还展示了智元刚发布的灵犀X2机器人,集运动智能、交互智能、作业智能于一身,能自己骑自行车。
随着人形机器人的不断升级迭代,更多机器人开始走进工厂、商场甚至是家庭。记者注意到,2025上海车展的不少展台上,智元远征A2交互服务机器人作为销售顾问,成为一道靓丽的科技风景线。当前,智元机器人已在多个交互服务场景商业落地,包含展厅讲解、4S店销售等。在上海浦东新区的一家汽车4S店,机器人成为日常上岗的“实习销售”,为客户带来新奇的购车体验。作为“AI+零售”的探索,机器人和4S店的工作人员可以打好配合,为具身智能这一新兴事物的普及和推广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智元机器人实现规模化商业量产,今年1月完成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量产下线,年内出货量预计将达数千台。“我们希望进一步全面降低具身智能开发门槛,助力构建开放、协作的通用具身智能产业生态,从产品、技术、生态多方面来共同推动行业发展,成为具身智能赛道攻坚克难的排头兵。”彭志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