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今天发布的《循变演进,价值新生》报告显示,人工智能有可能在未来十年内推动全球经济规模增长15%。这将使全球经济的年增长率额外增加一个百分点,对全球经济的促进作用与19世纪工业化对全球经济增长影响的变化相当。
报告认为,人工智能带来的全球经济增长红利存在不确定性,其释放程度不仅依赖技术突破,还取决于负责任的使用、清晰的治理以及社会各界(公众和组织)的信任。在普华永道构建的情景分析模型中,在信任和合作程度较低的情况下,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较为有限,仅为8%。
该研究发现,全球经济正加速进入深度重组阶段。在覆盖全球的22个主要行业中,多达17个行业的企业正面临近25年来最为严峻的转型挑战。
普华永道的研究表明,在未来十年中,各行业将以新的方式重组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形成跨越传统行业界限的新领域。例如,电动汽车的兴起正促使电力供应商、电池制造商、科技公司等进入移动出行领域,使其能够与汽车制造商一同创造价值。
普华永道全球主席康慕德表示,随着经济结构发生转变,价值创造将越来越多地来自于能够突破行业壁垒、有效整合各方资源的组织。企业决策者若能敏锐捕捉客户需求的变化趋势,并借助先进技术手段彻底革新企业的运营模式,将有望推动企业增长实现质的飞跃。
普华永道的分析显示,尽管人工智能有望加速经济增长,但气候风险中的物理风险所带来的成本将制约经济发展。普华永道的经济模型表明,气候风险中的物理风险可能使2035年的全球经济规模比预期缩小近7%。
人工智能的普及预计将导致数据中心能耗增加。然而,适度利用人工智能来提高能源效率,可以抵消这部分增加的能耗。根据普华永道的估算,如果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人工智能使用量可以降低0.1%的能耗强度,那么使用人工智能所产生的额外能耗和排放就可以被抵消。
随着科技及其他宏观趋势推动经济转型,普华永道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助力客户大规模发掘企业人工智能的价值。
其中,普华永道“智能体”操作系统,可以使企业大规模部署人工智能,将智能体无缝连接并扩展至业务就绪型工作流程中,速度较传统方法提升10倍。普华永道不仅将此系统提供给客户,还在自身流程中加以利用,部署了数百个用于特定任务的AI智能体,并将其集成至工作流程中,从而在税务、审计及咨询服务方面带来生产力提升。
普华永道中国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何睦宁表示:“预计2025年,全球范围内因商业模式重塑而发生的价值转移将达到7.1万亿美元,中国将在这场重大变革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预计,仅在中国,商业模式的变革将能额外创造高达1.66万亿美元的价值。在人工智能创新、行业重构以及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变化的当下,这一变革趋势已经催生出新的增长领域。为了能够抓住重要机遇并降低风险,中国企业领导者需要比竞争对手更快地重塑商业模式。中国正在全球经济秩序中发挥关键作用,那些把握机遇、果断决策并充分调配资源的企业将赢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