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刘立)近日,2025京津冀知识产权保护活动在雄安新区举办。活动中,京津冀三地7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4家快速维权中心共同签署《京津冀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合作备忘录3.0》,标志着我国首个跨区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迭代升级,构建起覆盖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四位一体”的协同保护新格局。
据了解,本次活动以“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为主题,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天津市知识产权局、河北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主办。活动期间,京津冀知识产权部门聚焦京津冀知识产权一体化发展,联合发布“京津冀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和“京津冀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十大典型案例”,集中展示三地在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海外纠纷应对指导等方面的显著成果。
2022年4月,京津冀三地5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签署《京津冀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合作备忘录》,共建三地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合作机制。2024年4月,京津冀三地5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签署《京津冀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合作备忘录2.0》,进一步强化京津冀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
截至目前,京津冀三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已协同开展专利侵权判定710件,为京津冀地区电商平台快速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提供专业支撑,并在提升专利预审质量、加强维权援助服务、强化导航基地建设、深化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加强交流。
本次活动中,京津冀三地5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还共同签署《京津冀海外知识产权纠纷联合应对指导服务雄安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框架协议立足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需求,提出统筹京津冀三地海外纠纷应对指导优势资源,构建跨区域、全链条海外纠纷应对指导协同机制,提升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和纠纷应对能力。计划到2027年底,构建以雄安新区为核心、辐射京津冀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协同应对网络,显著提升雄安新区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和纠纷应对指导能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