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和山西“煤炭产量第一省”的竞争还将继续。在2024年被内蒙古超过之后,山西今年一季度煤炭产量大幅增长,增幅领先内蒙古17.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内蒙古和山西规模以上企业煤炭产量(下同)分别为33074.0万和32540.7万吨,分别增长1.9%、19.1%。另外两个煤炭大省陕西和新疆产量分别为18452.6万和14223.7万吨,分别增长3.8%和12.4%。
虽然内蒙古一季度产量仍高于山西,但是山西的增速以及今年的计划目标让今年的第一之争变得胶着。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煤炭产量长期占全国总产量的1/4以上。近20年来,内蒙古的煤炭工业迅速崛起,形成了与山西“轮流”担当煤炭产量第一省的格局。
第一财经梳理历年的产量数据发现,2009年,内蒙古超越山西成为第一,并持续到2013年;2014年~2015年,山西重新夺回第一;2016年~2019年,内蒙古再度登顶;2020年~2023年,山西又连续四年占据第一;2024年,内蒙古又重回第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山西煤炭产量126873.8万吨,相比2023年的135658.2万吨,减产8784.4万吨;而内蒙古2024年煤炭产量129686.9万吨,相比2023年的121099.3万吨增产8587.6万吨。
业内人士曾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去年山西煤炭产量减少主要受安全监管加码和煤炭价格下调的影响。山西展开了煤矿“三超”(超能力生产、超强度作业、超定员生产)和隐蔽工作面专项整治。随着煤炭价格持续下行,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市场面都有减产的计划。
今年一季度,山西煤炭产量32540.7万吨,大幅增长19.1%,规模以上煤炭工业增加值也增长8.7%。煤炭产量大幅增长也带动山西工业增速提升。山西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比去年全年加快7.7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度山西煤炭产量大增有多个原因:一方面在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去年一季度山西原煤产量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18.9%;另一方面则是,在经历去年“三超”专项整治之后,山西煤炭产量逐步恢复回升。
在山西等煤炭大省产量增长带动之下,一季度国内原煤产量大幅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中国原煤产量为44058.2万吨,同比增长9.6%;1-3月累计产量120260.1万吨,同比增长8.1%。全国煤炭产量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实际上,山西煤炭产量大增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稳增长的作用。去年受煤炭产量下降的影响,山西经济增速在全国排名靠后。稳定煤炭工业基本盘对于稳定经济增长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山西省政府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议就提出,全力以赴抓好煤炭生产。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抓好组织调度,加快释放产能,加强产销衔接。推动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落实年度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建设“五大基地”。
从一季度的数据来看,山西的煤炭产量还没有完全回升到2023年的水平。2023年一季度山西原煤产量为33316.8万吨,今年一季度32540.7万吨,相差776万吨。据新华社报道,2025年,山西将加大能源保供力度,新建130座智能化煤矿,确保全年煤炭产量达到13亿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发布的《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显示,加快推动煤炭矿区总体规划批复,力争国家新核准煤矿项目3000万吨以上,全年煤炭产量12亿吨以上,新增煤炭产能储备2000万吨以上。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的分析认为,今年以来,全国煤炭产量、进口量均再创历史同期新高,煤炭供应整体充足,煤炭库存维持高位,供强需弱压力偏大,煤炭市场价格快速下滑。二季度,国内煤炭供应将维持高位,煤炭供需关系可能相对宽松,煤炭市场价格或将低位波动运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2.14万亿元,同比增长3.4%。采矿业营收12659.0亿元,同比下降11.6%。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营收6279.0亿元,同比下降19.0%;另外,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总额803.8亿元,同比下降47.7%。
因此,煤炭企业经营需要在量和价上取得平衡。4月14日至17日,山西焦煤召开4月份经营分析会,会议提出,要坚持“量价联动、稳价保量”原则,以经营牵引生产、销售两个端口,保持稳定的实物产量,确保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