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当前,作为去年全国“外贸第一城”的深圳,其一季度经济数据备受外界关注。
4月28日下午,深圳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深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950.4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下同)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6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2951.44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5994.19亿元,增长6.0%。
这一GDP增速低于年度预期目标(5.5%)。并且,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9901.04亿元,下降2.8%,其中出口5855.05亿元,下降8.7%。而去年同期,深圳货物进出口1.02万亿元,增长28.8%,其中出口6424.4亿元,增长28.2%。
在外部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深圳经济有所波动。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深圳官方对此并不讳言,同时对后续经济发展依然信心十足。
深圳的信心来源于何处?从记者向有关各方采集的信息来看,主要来源于对经济运行趋势的判断。多项关键指标反映,深圳经济正在回暖,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
具体来看,首先,实体经济增长稳健。
一季度,深圳的第二产业增速为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这个增速看起来不快,但要知道,这是在当前外部挑战显著增加的情况下取得的,并且,是基于深圳作为“工业第一城”的超大工业体量。同时,4.2%的规上工业增速,比1-2月份加快了1.6个百分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的产业结构向新向好。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8.2%、40.1%、38%。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增加值185.11亿元,同比增长38.8%。其中,新能源整车制造增长53.2%。
工业发展的后劲也很足。一季度,在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1%(降幅比1-2月份收窄1.1个百分点)的不利局面下,深圳的工业投资增长1.4%,其中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61.8%,占工业投资比重38.7%。
在企业主体层面,大批创新型企业扎根深圳发展,是深圳工业的底气所在。一季度,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分别增长10.4%、13.6%,优质中小企业表现亮眼,持续为工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其次,消费增速逐月提升。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3.17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比1-2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加快2个百分点。
人、货流量是消费的最直观证明。今年以来,深圳地铁客运量单日超过1000万人次越来越频繁。一季度,深圳各口岸累计出入境人员超6400万人次,增长15.2%。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160万人次,增长32%。旅游过夜总人数874.96万人次,增长9.3%,其中入境过夜游客增长10.6%。深圳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788万标箱,增长19.6%,创同期新高。
商品销售方面,以旧换新效果明显。截至4月21日,全市通过以旧换新带动汽车销售3.9万台,销售金额97.7亿元;带动家电和数码产品销售619.8万台,销售金额117.5亿元。一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7.0%,较2024年(7.0%)提升10.0个百分点。
最后,首当其冲的外贸也展现出韧性。由于去年增速高、基数高,今年1-2月份深圳外贸增速放慢。但3月份强劲反弹,单月进出口总额3870.48亿元,增长12.3%。其中出口2185.30亿元,增长8.8%。从而带动一季度进出口降幅比前两月大幅收窄7.6个百分点。
对于外贸形势恶化的风险,深圳做了充分准备。2024年12月31日召开的深圳市委七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建立健全面向中长期的进出口贸易稳定增长机制。今年3月,深圳接连召开两场外贸主题座谈会,研究谋划新形势下外贸进出口的新思路新打法。
深圳市发布“2025年稳外贸支持政策要点”,涵盖支持企业线上线下开拓市场、扩大重点商品进口规模、增强企业综合服务保障机制等10个方面。近日,深圳又在帮助商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方面推出系列支持政策,对企业的单项最高奖励达2500万元。
就在今天(29日),深圳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要坚定扛起经济大市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政治责任,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全力推动经济发展取得好成绩。要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千方百计帮扶困难企业稳定发展,全力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一季度的经济增速略低于预期,并不会动摇深圳实现全年目标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