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29日讯(记者沈娇娇)4月26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九期在上海浦东陆家嘴圆满举办。本期沙龙以“S 基金赋能股权投资新生态”为主题,盛世投资管理合伙人杨志军深度剖析了私募股权基金行业现状及S基金的发展路径,为行业破局提供了新思路。
私募股权行业:存量博弈下的挑战与机遇
杨志军首先援引中基协数据指出,2021年私募股权基金备案规模达到高点后,2022至2023年连续两年下滑,但S基金交易逆势增长,成为行业少有的亮点。截至2024年底,私募股权基金存量规模14.3万亿元,覆盖超22万个项目,这些项目代表了中国经济的核心创新力量。
从过往十多年来看,2014年到2018年是私募股权基金的设立高峰,对应基金存续期来说,目前这几年应该是这一批基金的退出高峰。然而经济下行导致大量基金面临退出困境,部分项目面临股权回购、法律诉讼等挑战,超95%的到期基金被迫延期,DPI达1的周期拉长至十年以上,民营LP流动性紧张问题凸显,退出环节形成“堰塞湖”。
针对行业困局,杨志军提出当前处于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存量博弈时代,国资LP占比超 80% 的结构特征显著。他指出,未来私募股权基金将呈现四大趋势:一是产业化,基金需与产业深度融合;二是区域化,通过区域资金流动解决本地问题;三是两极化,聚焦“投早投小投科技”与并购赛道;四是ESG 投资。
S基金市场:挑战与应对方案 S基金破局退出难题四大核心能力支撑行业实践
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目前面对周期、市场、政策与经济因素的多重考验,杨志军强调S基金是破解退出难题的重要策略。
他提出,S基金交易管理人需具备四大核心能力。一是丰富的母基金经验,依托管理长期母基金积累的底层资产数据,精准识别优质标的。二是复杂交易的能力,需要兼具投资与投行基因,应对份额转让、接续重组、结构化交易等多元化场景。三是连续性交易经验,通过多次交易形成市场定价与风险控制方法论。四是市场化激励机制,吸引专业团队,提升交易效率与资产处置能力。
最后,杨志军分享了在S基金策略上的实践经验,包括份额转让、接续重组、资产包、结构化交易、要约收购等多元模式,沉淀的大量底层数据和实践经验为他提供了较好的资源积累。杨志军表示,医疗健康、先进制造、科技及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值得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