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1号的富贵人家在看风景,而我就在风景中。”
距离深圳程序员张运来成为新闻人物已过了十多天。过去三年多他没有租房,工作日就睡在自己的特斯拉车内,周末自驾回老家和妻儿团聚。张运来常驻深圳湾公园,并自我调侃为“车内露营引领者”。
这种非常规的生活方式引发舆论热议,有观点认为这是一场对抗房价和通勤的“生存实验”。但张运来自己觉得,现在这样更舒适自在。
张运来短暂地“火”了一下,生活节奏并未被打乱,没有人来驱赶或围观,每天醒来看到的深圳湾海景还是一样开阔。对他而言,这可能是最理想的事。
在特斯拉里住三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张运来工作日期间的生活相当规律,几乎三年如一日。
8:00 从鸟鸣声中醒来,在公园公共洗手间完成洗漱;
9:45 开车去12公里外的公司,车程约半小时;
18:30 下班后在园区吃饭,随后回公司休息剪视频;
21:00 驱车去顺路的健身房锻炼洗澡;
22:00 避开车流人流回到公园,吹吹海风散散步;
24:30 准时入睡。
车上装备是一点一点添置起来的。张运来有一张0.6X1.8米的床垫,此外起居必备的还有Led灯、蚊帐和遮光板等。特斯拉的露营模式加上一台小风扇,车内温度就是相对舒适的。最近,因为突然成为新闻人物,他新添置了一些车载手机支架用于直播聊天。
车内空间总归有限,但好在除了睡觉,其他需求车外都能解决。张运来的公司位于深圳南山,这里汇集了大量的现代科技企业和完善的商业配套。他形容公司园区像一个大学城,几乎满足了人一切吃喝拉撒的需求。
公众最好奇的问题之一自然是车居生活的成本。张运来自述每天的开销大概在100元,其中30元是车子产生的费用——白天停在公司园区日均10元,晚间在深圳湾公园停车的费用大概6、7块,加上充电费每天10元多;另外70块用于吃饭和健身洗澡。
选择常驻深圳湾则是因为这里的公共设施和环境足够好,充电、停车和用网都很方便。如遇极端天气,张运来会把车开回园区应对突发状况。
深圳湾公园周边分布有多个高端住宅区,著名的“深圳湾1号”3月挂牌均价为23万/平。因此张运来认为,他的车就是移动海景房。“深圳湾1号的富贵人家在看风景,而我就在风景中。”
深圳湾公园拥有长约13公里的沿海岸线,一年有好几个月可以看见海鸥。张运来很喜欢海,他的家乡阳江也是滨海城市。每个天气好的晚上,他都可以看见对面的跨海大桥和灯火阑珊的香港。
在公园,遇见钓鱼佬、跳海的人和开阔天空
张运来已经当了六年深漂程序员,在此之前先后遭遇过创业失败和团队解散。因此他很喜欢这个充满机会的城市,也格外珍惜现在的工作。
有观点认为张运来住在车里是为了省钱,他自己并不能完全苟同。以前张运来租住在福田区月租2500元的老旧单间,比车居的硬性支出略高。但实际上张运来开销的一大部分是每周往返老家阳江的高速费和电费。阳江距离深圳近300公里,往返一次需要7个小时和大约500块钱。
他是个非常恋家的人,从前没买车的时候周末也会坐高铁回乡陪伴妻儿。张运来坦言,“老婆孩子在老家那边,我回到哪里其实都没有家的感觉。相比狭窄压抑的出租屋,我自己的车反而有种个人空间的感觉。”
很多人吃不了车居的苦,但有人乐在其中。张运来原本就是没有太多社交的人,除了陪伴家人外他更多的兴趣是逛公园跑跑步。在他老家的四层小楼不远,就有一家公园。因为住在室外,他得以体验更开阔和自由的日常。
张运来介绍,有时他会拿出小音箱在公园唱歌。某天晚上他遇到几个骑车的年轻人,他们同时亮起车灯,好像演唱会的灯光效果。后来天上突然下起大雨,一群人骑着车、他提着音响跑到深圳湾公路大桥底下,又继续唱了会儿。
张运来在深圳湾公园住了三年多,算得上这方天地的“居民”。他回忆称,曾经有段时间公园那边的夜摊经济特别火,卖奶茶烧烤的都有。不过一般十二点以后人就比较少了,深夜还在公园里的大多是钓鱼佬、喝啤酒夜聊的年轻人。“我记得有一次晚上有人好像不知道是喝醉了还是怎样,在那里跳海。很多人围着,后面被救上来了,你会见到各种各样这种事情。”
张运来坦言,现在即便有免费的出租屋提供给他,他也不愿意回到逼仄的小空间里去了。
他有时会换个公园或者停车场,每天下班都是度假般的心情;他也喜欢大自然早晚的声音和风景,静静躺一会儿或者拍视频记录下。身处一个高速运转的城市,这是无比难得的体验。
短暂走红以后,一个中年人决定“抓住”流量
某个寻常的周五,张运来驱车300多公里回家,躺到床上时已经接近12点。他打开手机发现自己上了今日头条热榜第一,次日同学老友都发来“贺电”调侃他“火”了。
张运来直言,第一感受自然是兴奋的。从2022年开始,他就在社交账号上发布户外唱歌的视频,有时在海边有时在桥下,一般是粤曲和粤语老歌。虽然点赞寥寥,现场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围观的人,但他确实享受这种分享和记录。

目前张运来的抖音账号粉丝不足一万,算不上大规模走红。但新闻报道确实为他带来了一些关注,朋友们开玩笑让他抓住流量。这个长期以来都在拍视频的中年男人决定继续保持分享、提高视频质量,时不时开开直播回答网友“如何车居”的疑问。
受访时,张运来坦言车居生活于他其实没有太多不便。最大的烦恼是蚊虫、极端天气和偶尔冒出来的一点漂泊感。“本来回车里以后除了和家人视频都不大说话,现在有人直播聊聊天也挺好。”
虽然直播最多的在观只有数百人,但张运来觉得流量本来就是来来去去的,不火也正常。
被多家媒体报道以后,有人质疑张运来占用公共资源。他一方面觉得自己交了停车费、利用的是晚间公园的空闲资源,而且不做饭、不占用车位以外的空间。但另一方面,他担心自己没法再住下去,好在支持的声音看起来更大。
张运来并非孤例,和他一样过着车居生活的人正在变多。就在深圳湾公园,他遇到过开问界M7的朋友,曾经有段时间他们一人一台车夜夜聊到很晚。
中国汽车市场正从工具购置转向全场景出行体验,座舱空间跃迁为“第三生活场域”。多家车企都曾宣传过他们的睡眠座舱功能,打造“车内大床”。
另一个车居生活得以实现的重要背景在于,公共设施的完善和城市样态的丰富。正如新京报评论所说,卫生间、健身房、海边停车场等场所,让一种更加自在的生活成为可能。在一个整体进步的空间之下,作为个体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人能够活得更加自在随心。
至于这种新的生活模式是否会给城市管理带来一些新挑战,还有待评估和考察。
对张运来来说,车居生活或许只是一种阶段性选择。尽管在一年前办了深圳户口,他觉得自己肯定是要回阳江的。毕竟老婆孩子都在老家,深圳的房子他也买不起。
张运来的微信朋友圈背景是他躺在特斯拉里远望海景的照片,个性签名只有短短几个字:To be a better man(成为更好的人)。他感慨称,“很多程序员都面临35岁门槛,我现在41岁了还有一份工作,就趁现在能干多挣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