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家庭食品创新品牌十月稻田(09676.HK),发布了2024年度报告以及ESG报告。
2024年,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国食品行业面临诸多挑战,消费市场需求不断升级,各类食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 “短兵相接”。在这样的背景下,十月稻田却凭借多品类、多渠道的创新协同发展,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逆势双双大增,让人不禁对其在多元家庭食品创新赛道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业绩增长强劲,多品类协同发力
自2011年诞生,十月稻田已走过14载光辉历程,成长为中国食品领域领先的创新企业之一,其东北大米连续5年全国销量领先,玉米品类全国销量领先,让东北的优质农产品走进了1.3亿中国家庭的餐桌。
2024年度报告显示,公司过去一年成绩令人瞩目。报告期内,公司总收入达57.45亿元,同比增长18.0%;毛利攀升至10.19亿元,涨幅高达64.8%;净利润2.04亿元成功扭亏为盈,经调整后净利润更是高达3.49亿元,同比增长115.5%。在众多食品企业还在为营收增长艰难突围时,十月稻田的双位数增长,凸显出了其强劲的发展韧性与长期增长潜力。
从产品品类来看,公司多元化创新布局成效显著。大米作为核心业务,依旧保持稳健增长,公司2024年大米收入达40.14亿元,占总收入的69.9%,较上一年增长4.8%。其中,稻香米、长粒香大米等中高端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这得益于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精准对接消费者对高品质大米的需求。
玉米产品则成为公司增长的强劲新引擎,标志着公司第二增长曲线的正式成型。2024年玉米产品收入8.15亿元,占总收入的 14.2%,同比增长高达523.2%。这一增速不仅在公司内部一骑绝尘,在整个玉米食品市场也遥遥领先。在这组漂亮的玉米数据背后,公司对玉米主食化趋势的敏锐捕捉以及在产品端快、准、稳的创新举措,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依托东北优质产地,整合供应链优势,在生产加工环节不断创新,推出涵盖黄糯玉米、白糯玉米、水果玉米等多种预包装玉米制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迅速成为市场爆款。
多元渠道驱动逆势上扬,强化品牌核心竞争力
“靓眼”成绩单背后,是十月稻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多元销售网络构建与品牌价值深度塑造。
线上方面,公司与京东、天猫、抖音、拼多多等30多个大型电商平台合作。2024年,虽然电商平台整体收入有所下降,但这是公司主动调整渠道结构,减少低毛利渠道投入的结果。对比来看,线上自营店收入却大幅增长158.9%,达到12.14亿元,这是因为公司顺应消费习惯变化,调整了社交电商及部分新兴平台自营店的运营策略,增强了品牌在新兴渠道的影响力。
线下渠道的表现同样出色。现代商超渠道收入增长显著,达到10.13亿元,同比增长 55.0%。公司通过持续深耕这一渠道,与众多优质客户合作,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直接客户渠道收入增长了32.1%,达到8.29亿元。深度体现了公司拓展直接客户的努力,以及品牌知名度提升带来的积极影响。
在战略定位和品牌建设上,十月稻田始终坚持 “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健康、优质、安全的家庭食品” 的使命,不改初心守护国人的一日三餐,致力于打造有价值、有影响力的食品品牌。
公司不断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创始人IP赋能,在社交媒体平台和户外投放广告,开展多样化的线上线下营销活动,提高品牌曝光度。例如,公司利用线上直播带货、社交媒体互动等方式,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让十月稻田的国民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在多个平台获得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战略升级与责任担当并行,锚定可持续发展新航向
在2024年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今年十月稻田对于品牌构建将再次升维,开启战略新篇。品牌定位由“厨房食品创新品牌”正式升级为“家庭食品创新品牌”,全新的品牌传播语“十月稻田中国味香香香”已全面出街,一端连接国民消费,一端连接农民和土地,致力于用健康、优质、安全的食品为更多家庭的美好生活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社会责任方面,十月稻田同样积极履行企业担当。其发布的ESG报告显示,公司在东北粮食主产区布局新民、五常、松原、通河、敖汉5大生产基地,通过订单化生产、标准化加工及智能化仓储物流,为当地农民创造大量就业机会,2024年工厂就业人员中80% 以上为当地农民,全年农民用工人数达1202人,实付薪资总额达4709万元。
另外,2020 -2024 年,公司累计在东北农户端采购原粮超140亿元,多年来通过订单农业带动农民增收,依托产业链带动农民就业,向农民推广可持续的耕作方法,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构建起共生共长的产业生态。
展望未来,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需求作为今年经济工作之首;同时还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有分析认为,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叠加消费者对健康、便捷食品的需求增加,如十月稻田等企业有望凭借在产品创新、渠道拓展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以争取更广阔的长期发展空间,同时也能进一步响应政策,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