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寒冬”之下,阳光电源(300274.SZ)却“逆势”交出史上最佳“成绩单”。
4月25日晚间,阳光电源披露的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78.57亿元,同比增长7.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36亿元,同比增长16.92%;2025年第一季度延续高增长,营收190.36亿元,同比增长 50.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26亿元,同比增长 82.52%。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发现,尽管阳光电源业绩增速同比有所放缓,但这一份成绩已经达到了史上最高水平——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成为光伏行业的“盈利王”。并且,在充满不确定性的2025年,阳光电源第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在众多龙头企业中表现突出。
对于上述业绩表现,记者联系阳光电源方面置评,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不过,阳光电源方面在年度报告中解读2024年业绩时称:“在行业增速放缓、竞争加剧、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公司收入、利润依然实现增长已属不易。”阳光电源方面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凸显,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公司一直聚焦主赛道,坚持纵深发展,核心业务实施全覆盖战略,充分发挥全球营销服务网络优势,使得品牌力、营销力、产品力、服务力持续提升。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阳光电源在业绩公布后的首个交易日(4月28日)股价飘红,收盘报62.6元/股,上涨6.43%,总市值1298亿元。
阳光电源由曹仁贤在1997年创立,目前业务产品主要包括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充电设备、水面光伏系统、智慧能源运维服务等。
尽管业务覆盖面较广,但阳光电源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光伏和储能板块。2024年,光伏和储能两个板块分别贡献营业收入479.04亿元和249.59亿元,占比分别为61.53%和32.06%。
分产品来看,光伏逆变器等电力电子转换设备、新能源投资开发和储能系统为阳光电源的三大收入支撑,2024年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37.41%、26.98%和32.06%。
根据标普全球的数据,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出货量蝉联全球第一,储能系统累计装机量也位列全球榜首。2024年,公司光伏逆变器全球发货量147GW,同比增长13%,储能系统全球发货28GWh,同比增长167%。
在新能源开发领域,阳光电源旗下控股子公司阳光新能源业务覆盖国内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并深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经实现全球累计开发建设光伏、风力发电站超5400万千瓦。
记者注意到,2024年,阳光电源的光伏逆变器等电力电子转换设备、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收入分别增长5.33%和下降15.08%,毛利率分别为30.90%(下滑1.94%)和19.4%(增长3.06%)。相比之下,阳光电源的储能系统业务收入增长高达40.21%,毛利率达36.69%(增长4.07%)
值得注意的是,阳光电源的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增长瓶颈在2025年第一季度依然存在,收入延续了2024年的下降趋势。
4月27日,阳光电源方面公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并对业绩等情况给予说明:“2025年一季度,从收入结构来看,公司逆变器同比保持了良性增长,储能实现了快速增长,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收入有所下降,主要系低毛利的家庭光伏业务收入占比提升。”
阳光电源此前制定的2025年储能(系统)全球出货目标为40GWh—50GWh。但由于美国关税政策影响,给该目标增添了不确定性。“假如美国高关税政策一直持续,极限情况下和年初目标相比会影响全年发货4GWh—5GWh,整体发货影响有限。”阳光电源方面称。
2025年4月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向全球多国加征“对等关税”,对光伏和储能行业产生了较大影响。据阳光电源方面透露,美国市场收入约占公司整体收入的10%—20%。
此外,叠加今年出台的国内电力市场化新政(136号文件)的影响,光伏和储能市场变数增加。
在发货节奏方面,阳光电源方面表示,光伏逆变器正常发货;储能业务方面,近期对于美国市场发货暂停,但市场还在,只是后推了;其他市场的发货节奏基本符合预期。
针对全球光伏市场需求,阳光电源方面表示,光伏长期需求保持增长,2024年至2030年的复合增长率预计在10%以上。由于基数比较大,叠加美国关税和中国136号文件影响,整体市场会被推迟。
阳光电源方面进一步解释称:“考虑到基数较大,今年国内光伏市场增长压力较大,但未来几年应该会比较乐观。欧洲光伏市场相对稳定,美国市场今年可能面临增长承压;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地区光伏市场则保持增资态势。总体来说,今年光伏市场相对较为困难,但度过今年后,市场有望进行调整纠偏,长远来看,行业仍充满信心。”
在年利润达到史上峰值时,阳光电源董监高人员2024年的总体报酬也进一步提升。其中,顾亦磊、吴家貌、张许成的税前报酬总额分别高达1750万元、1294万元和512万元,均高于董事长曹仁贤的388万元。
公开信息显示,顾亦磊2015年加入阳光电源,今年47岁,现任公司副董事长、高级副总裁兼光储集团总裁;吴家貌于2005年3月加入阳光电源,今年53岁,担任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兼光储集团全球营销总裁。
此外,张许成今年也53岁,现任阳光电源董事及其控股子公司阳光新能源董事长、总裁,泰禾智能(603656.SH)董事长。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一年,阳光新能源通过收购等方式将泰禾智能收入麾下。截至2024年年报期末,阳光新能源持有泰禾智能的股权比例为11.24%,拥有14.36%的表决权,为泰禾智能控股股东,曹仁贤为泰禾智能实际控制人。
对此,外界不少人士认为,阳光电源此举有意让阳光新能源借壳上市。2023年12月,阳光电源方面曾宣布拟分拆阳光新能源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