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超级周来袭:非农和通胀数据叠加科技巨头财报美股反弹能否持续?
本周市场将迎来经济数据与企业财报密集发布期。经济数据方面,本周五晚将公布4月非农就业报告前,周三公布的一季度通胀数据与GDP增速是关注焦点。经济学家预计,美国第一季度GDP年化增速将从去年四季度的2.4%降至0.1%,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涨幅将从2.8%回落至2.5%。企业层面,180家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将披露季报,大盘科技股引领了近期市场的上涨行情,随着苹果、亚马逊、Meta和微软财报本周即将放榜,投资者将重点审视关税环境变动及AI领域激烈竞争如何重塑各公司发展前景,这些财报或将成为决定市场能否延续反弹的关键催化剂。上周股市大涨源于特朗普政府释放缓和信号,包括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及暗示降低对中国商品关税。不过,市场对关税及经济急刹车的担忧仍未完全消散。
星展银行邓志坚:上周美国Markit 4月PMI数据再现分歧,其中制造业PMI回升至50.7,但服务业PMI从54.4大跌至51.4。由于美国就业人口中的7成来自于服务业,预计服务业扩张意愿明显下降后,会影响就业市场。所以即使上周消费信心回升至52.2,但这可能只是昙花一现。预期本周三晚上公布的美国第一季GDP可能环比大幅放缓至0.4%,同时就业数据不容乐观。所以美股本周可能仍然缺乏数据支持,除非有利好消息公布,否则美股本周将面临下跌压力。
东北证券首席投资顾问郭峰:美股科技股财报并不能够支撑美股持续反弹。相较于美股,当前A股稳定性更强。
②高盛警告:美国经济的负面冲击要到5-6月显著出现美元还会贬值
高盛最新研报指出,尽管美国当前经济数据尚可,但真正的负面冲击可能在5-6月显现。高盛认为,消费者提前采购已提振3月和部分4月的消费支出数据,但疲软招聘可能成为就业市场关键变量,失业救济申请数据的指示意义减弱。此外,由于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可能面临价格被动上涨的局面,供应链和消费支出的短期缺乏弹性将导致美元贬值。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表示,美元估值仍较高,未来可能继续贬值。他还指出,非美投资者对美国资产的过度配置可能逆转,这将进一步加剧美元贬值压力。
星展银行邓志坚:美元指数从97.9反弹,投资者需要关注本周的经济数据是否有助于美元持续反弹。特朗普最近发布较为温和的讲话,也表示没有强制性要求鲍威尔辞职,这是上周美元反弹的主要原因。华尔街投行普遍预期本周公布的一季度GDP增长可能仅有0.4%,预期失业率可能会升至4.3%,非农新增职位可能不到20万。这些预期都可能会让市场避险情绪增加,也会可能巩固美联储减息决心,均对美元不利。
东北证券首席投资顾问郭峰:美联储仍面临通胀和就业的两难选择,特朗普关税政策是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导火索。
③艾伯维一季度业绩超预期高盛:美国医药板块行业情绪略趋积极
艾伯维上周五的一季度财报业绩整体超预期,全球净收入达到133.43亿美元,同比增长8.4%,按固定汇率计算的运营收入增长9.8%,调整后稀释每股收益为2.46美元,同比增长6.5%,公司在免疫学和神经科学等核心领域表现强劲,多项产品收入增长显著,同时上调了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预期。高盛最新研报指出,尽管投资者在财报季前对美国医药板块持谨慎态度,但已公布业绩的医药公司一季度表现并没有比预期的更差,部分公司甚至优于预期。强生制药组合表现亮眼,默沙东和百时施贵宝业绩稳健。艾伯维在当前不安的市场氛围中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财报并上调了指引。各公司强调通过库存管理、供应链灵活性等手段缓解关税影响,并积极投资美国本土制造。药品定价方面,美欧医药公司管理层希望海外为美国创新药支付更高价格。此外,各公司未看到FDA沟通放缓或申报延期迹象。高盛认为,尽管整体情绪略趋积极,但考虑到关税结果不明朗,投资者仍需保持谨慎。本周,市场关注点将转向辉瑞和礼来即将公布的一季度业绩。
星展银行邓志坚:行业龙头艾伯维的药王修美乐专利虽然已经到期,其销售额占总营收的比例从2017年65%跌至去年16%,但艾伯维拥有强劲的研发团队,靠另外两款新药,支撑起免疫力药物,去年免疫力药物营收保持在260亿美元以上。同时神经类药物也从2017年仅占营收的1.5%,提升至去年的15%。公司上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主营业务盈利增长13%。目前已有19家医药公司公布一季度业绩,只有3家盈利倒退,而且无一出现亏损,平均盈利增长76%。吉利德和百时美施贵宝较去年同期扭亏为盈。即使遇到经济风险,医疗股的营收依然保持稳定增长。预计未来3年美国医疗股营收的年化增长将达7.5%。预计从2025年到2032年,美国65岁以上人口每年增加2.2%,同时全美的处方药支出每年增长5.8%,而且医疗总支出每年增长5.4%。继续看好生物医药企业。
东北证券首席投资顾问郭峰:A股医药行业基本面正在改善,医药ETF值得关注。
④恩智浦半导体一季度业绩高于预期但指引不及预期现任CEO将于年底离职
恩智浦半导体一季度营收28.4亿美元,同比下降9.3%;调整后每股盈利2.64美元,均高于预期。但公司预计二季度营收28亿-30亿美元,分析师预期38.6亿美元;预计调整后每股盈利2.46-2.86美元,分析师预期2.63美元。另外,恩智浦宣布了新任首席执行官的任命,并警告称,由于关税,该芯片制造商正处于“非常不确定的环境”中。
星展银行邓志坚:恩智浦营收同比下跌9%,盈利同比下跌23%,部分是由于全球汽车需求增长放缓所致。预计今年全球汽车需求增长1.4%,将连续两年放缓,其中内燃车的需求预期将大幅下跌7.2%,但电动车的需求预期增长18%。所以,导致恩智浦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汽车芯片的供应已经不再一家独大。
东北证券首席投资顾问郭峰:中国汽车芯片发展仍呈上升趋势,自主可控为未来市场的主流。
⑤亚马逊、英伟达谈AI能源需求:短期内清洁能源或让步于化石燃料!
日前,美国科技和能源行业多家公司集聚一堂,讨论美国将如何满足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亚马逊和英伟达高管提到,为人工智能供能的所有选项都在考虑范围内,包括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他们指出,削减碳排放仍是企业的长期目标,但短期内仍需依赖安全稳定的化石燃料为数据中心提供电力。不过,使用煤炭供能的想法受到了争议,尽管特朗普最近签署了一项旨在提高煤炭产量的指令,理由是人工智能的需求庞大,但当亚马逊和英伟达的高管被问及他们是否认为煤炭在推动人工智能方面发挥了作用时,他们没有直接回答。Anthropic表示,除了煤炭,还有更广泛的选择,会考虑(煤炭),但并非首选。
星展银行邓志坚:疫情后,大量非科技企业更加重视远程业务发展,数据利用,以及系统升级,因此科技的需求大幅增加。科技的营收预期在2032年突破11万亿,年化增长10%。科技背后的电力需求也会水涨船高。只是在发电来源的原材料上,我们更加青睐于天然气的增长。例如美国,发电量4成来自于天然气,因为储存量大,挖掘冶炼技术成熟,而且运输简单,可以用管道和特种汽车,运输距离较长。而其它都有不同限制。
东北证券首席投资顾问郭峰:中国近年电力投资领先全球,清洁能源资源丰富,储能技术进入投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