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9 02:22:10 股吧网页版
上海体育消费总规模超千亿元,2025年上海体育消费节焕新启动
来源:上观新闻

  4月28日,2025年上海体育消费节新闻发布会在体育大厦举行,也宣告第三届上海体育消费节正式拉开帷幕。以“尚嗨运动”为核心IP,本届上海体育消费节将持续到11月,通过“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的模式,深度融合体育与消费、文化、旅游、商业等多领域,旨在打造覆盖全城、贯穿全年的体育消费盛宴,为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新动能。

创新模式引领体育消费升级

  市体育局副局长许琦介绍,2025年上海体育消费节以“123”活动框架为支撑:建设1个“尚嗨运动”联动资源库,举办资源推介会和上海国际赛事文化及体育用品博览会2大核心项目,推出“运动装备共惠”“健康美食共融”“赛事户外共玩”3类融合性消费场景。活动期间,全市将围绕“25+X”项重点活动,包括世界赛艇锦标赛、ATP1000大师赛、上海马拉松等国际顶级赛事,以及“半马苏河”运动生活节、徐汇体育消费嘉年华、哈扎劲运动会等本土特色项目全面做好文体商旅展联动策划。

  本届体育消费节呈现三大特点:一是配置资源市场化。消费节引入市场化资源联动机制,以“尚嗨运动”IP为核心,通过上海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体育系统资源与市场资源,构建开放型资源生态平台,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实现公共体育资源与商业资源的高效配置。二是消费场景多元化。以“体育+”为底层逻辑,突破传统消费场景的物理与业态边界,通过运动装备、健康餐饮、赛事文旅等主题场景的立体化设计,构建覆盖“线上+线下”“场内+场外”“赛事+生活”的消费生态。三是本土品牌创新化。以国际顶级赛事为引领、本土自主品牌赛事和活动为基础,全球化和本土化双轮驱动,体育消费与城市文化、商圈经济深度绑定,形成独特的海派体育消费符号。

  会上,零点有数调查公司受托发布的《2024年度上海居民体育消费调查报告》显示,2024年上海人均体育消费达4362.7元,相较2023年增加6.4%,消费总规模约为1082亿。广大市民参与体育活动热情高涨,政企联动、文体商旅展联动成效显著,近三年体育消费持续上扬的曲线,以体育为纽带,“全龄、全域、全业态”的消费生态逐步构建。

  总体上看,自2022年以来,上海市居民体育消费呈现出服务型体育消费占比越来越高,消费结构越来越平衡的趋势。2024年,实物型和服务型体育消费金额均有所增加,且消费占比均为50%。女性、亲子及青年群体成为消费主力,户外运动成为各方新宠。在所有调查样本中,户外运动参与率达14.1%,显著高于其他新兴运动,冰雪运动参与率位列第二,参与率为8.5%。虚拟运动、时尚运动、科技运动三类参与率分别为6.6%、5.9%和2.4%。

丰富活动拓展多元消费场景

  发布会现场,多个即将开展的重点活动项目分享推介。久事体育赛事公司宣布,2025上海浪琴环球马术冠军赛将于5月2日至4日在久事国际马术中心举行,吸引全球顶尖骑手与近百匹赛马同场竞技,并将首次开放场馆B1、B2层供市民免费体验马文化主题消费场景。

  2025中国坐标·上海城市定向户外挑战赛将于5月24日启动,覆盖9个行政区、132个商体文旅地标,吸引超1万名选手参赛。赛事创新推出“女性专线”和“二胎家庭亲子线”,并联动徐家汇商圈推出餐饮优惠,实现“人流变客流”。

  ISPO SHANGHAI 2025 亚洲(夏季)运动用品与时尚展将于7月4日开幕,特设9大板块多元体验场景,预计带动外地展商和观众在上海衣食住行娱消费近4000万元;备受年轻人喜欢的电竞领域也将迎来重磅活动:英雄亚洲冠军联赛(ACL)与全球顶级游戏电竞嘉年华DreamHack首度联袂登陆上海,5月16日至18日,九大电竞赛事项目将在浦发银行东方体育中心、静安体育中心和国家会展中心同步开赛,总奖金池高达1500万元。

  徐汇区“燃GO徐汇”体育消费嘉年华携手商汤科技、每步科技、久事智慧体育、融梦科技等众多知名科技企业,将VR电竞、AI机器人互动引入商圈,融合前沿的运动科技与互动体验;瑞虹天地第二届哈扎劲运动会将引入青少年围棋、击剑、霹雳舞等多场高能级青少年赛事,为周边社区专门开设专属活动,并推出参赛积分兑换商户折扣的机制。

  上海国际赛事文化及体育用品博览会将于11月27日至29日举行,今年的展会将举办更多新品发布、赛事文化、科技体育、运动康复等主题活动。届时。2025上海体育消费节将于展会期间收官,并发布全年消费成果。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