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4月28日电(记者安娜)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28日说,2024年,我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徐继林是当日在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时作出上述表述的。
“发展氢能产业对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徐继林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能源局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了《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聚焦国内外技术和产业发展,系统梳理2024年全球氢能产业发展情况,并对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进行展望。
报告指出,2024年,中央和地方持续加强政策顶层设计、推动专项政策出台,加强跨部门协调,多维施策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国家层面,氢能作为前沿新兴产业列入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2025年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明确规定,国家积极有序推进氢能开发利用,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建立健全氢能“制储输用”标准。在地方层面,共计22个省级行政区将氢能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截至2024年底,全国累计发布氢能专项政策超560项,因地制宜推进地方氢能产业发展。
在政策支持下,2024年,国内氢能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氢气产能超5000万吨/年,同比增长约1.6%;全国各地累计规划建设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超过600个,其中,已建成项目超90个,在建项目超80个,已建成产能约12.5万吨/年。
与此同时,我国氢能制取、储运、利用全链条关键技术逐步取得突破。据徐继林介绍,2024年,新疆库车、宁夏宁东一批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建成运营,贯通可再生氢制取-储运-利用全流程,发挥了较好的示范作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稳步推进,各地建成加氢站超540座,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约2.4万辆;京津冀、上海、广东、郑州、河北五个区域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超过1.5万辆;多类型燃料电池发电和热电联供项目投建运营,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完成燃烧器掺烧30%氢气试验,兆瓦级纯氢燃气轮机完成整机试验验证。此外,6项氢能技术装备入选国家能源局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覆盖氢能制储输用全环节。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国家能源局将持续推动氢能产业政策接续发力,积极落实氢能纳入能源管理相关工作,加快推进氢能领域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应用示范,促进‘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进一步完善氢能产业生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为‘十五五’时期氢能产业提质提速建立坚实的基础。”徐继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