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4月28日电(崔凯)特朗普政府的关税高压政策正将全球最稳定的经济体之一——瑞士,推向可能重回“负利率时代”的境地。由于投资者急于寻求避风港以躲避全球贸易动荡的影响,瑞士法郎兑美元汇率已飙升至十年来的新高,这使得市场押注瑞士央行可能会被迫将利率降至零或更低,以此抑制货币升值。
瑞士法郎的避险属性与挑战
作为全球三大避险货币之一,瑞士法郎的“安全港”地位需要瑞士央行在货币政策自主性和资本流动管理方面付出高昂成本。2015年瑞士央行取消欧元汇率上限引发的市场震荡已经显示了这种货币特质的脆弱性。当前形势下,瑞郎的避险属性正在引发一种“自我强化”的恶性循环:全球风险加剧 → 资本涌入瑞士 → 汇率升值压力 → 经济基本面受损 → 进一步刺激避险需求。
上周,美元兑瑞士法郎跌至0.8040,接近历史最低水平。这也是自2015年以来,美元兑瑞士法郎首次跌至0.80附近。随着交易员押注瑞士央行将采取降息应对,瑞士短期国债收益率近日已时隔逾两年半重新跌入负值区间。反映利率预期的两年期瑞士国债收益率上周五收盘时已略低于零。
分析师的警告与央行主席的表态
有分析师警告称,瑞郎快速升值可能会对瑞士造成通缩冲击,而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风险。这也让瑞士央行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需要抑制本国货币升值以支持出口型经济;另一方面又担心引发美国的反弹,尤其是考虑到美国已经威胁要对瑞士征收高额关税。
法国兴业银行首席外汇策略师指出,这些复杂的局势使瑞士央行处于一个极其困难的位置。随着该国短期国债收益率跌入负值区域,市场预期瑞士央行将通过降息来应对当前局面。
瑞士央行主席马丁·施莱格尔表示,随着全球经济风险的增加,瑞士经济增长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施莱格尔特别强调了当前“非常高的水平”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并警告称,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在长期内损害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施莱格尔认为,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维持价格稳定对于确保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为此,瑞士国家银行设定了0-2%的通胀目标,旨在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凝聚力。近期通胀率为0.3%,但央行已准备好采取必要措施,包括调整利率和进行外汇市场干预,以应对潜在的经济波动。
数据显示,瑞士央行已经近一年半没有对瑞士法郎进行过大规模干预。瑞士央行在2023年10月至12月期间购买了价值约1亿瑞郎(1.13亿美元)的外汇。在此期间,瑞郎兑欧元大致持平。
然而,施莱格尔的讲话引发了市场的担忧。荷兰国际集团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施莱格尔对进一步降息及通过大力干预汇市抑制瑞郎走强保留政策空间。不过,该行并不倾向于如市场预期般在6月重启负利率政策,其汇率干预能力也存在局限性。
干预市场的顾虑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瑞士当局担忧若大规模干预市场抑制瑞郎升值,可能再度被美国贴上“汇率操纵国”标签。
荷兰合作银行外汇策略师表示,特朗普总统对那些利用干预手段削弱本国货币的国家“总是心有所动”。一般来说,由于瑞士法郎被高估,美国财政部对瑞士“有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美国财政部不会喜欢瑞士大举干预,尤其是考虑到瑞士的贸易顺差。
面对这种复杂性,瑞士央行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是选择进一步降息还是加大外汇市场的干预力度?无论采取何种措施,瑞士央行的目标都是为了维护国内经济的稳定,并尽量减少外部环境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