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此次会议有哪些政策要点、释放了怎样的信号?央广财经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进行解读。
央广网北京4月27日消息(记者邵蓝洁冯方樊瑞)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把“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作为提振消费的一项重要工作。4月初,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在署名文章《多措并举扩大服务消费》中指出,扩大服务消费,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
“应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重点支持服务消费,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型消费,引领健康、绿色、数字的消费潮流趋势,更好地满足广大居民更多、更高的消费需求,创造出更新的消费需求。”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这些新型消费与传统消费一起,将为消费市场带来更丰富的新业态,创造强劲的新动能。
此外,会议提出“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表示,未来或创设支持消费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例如可设立“消费促进专项再贷款”,向商业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专门用于发放消费信贷;针对重点消费领域,推出“绿色消费信贷支持计划”、“文化消费金融促进工具”等定向工具,引导金融资源流向新型消费领域。此外,可建立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快速通道,释放银行消费信贷空间,并支持发展消费租赁、消费分期等多元化金融产品。
董希淼表示,可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作用,持续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和配套政策,为新兴消费持续发展的创造条件。通过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方式,继续加大对新兴消费领域经营主体的财政补贴,对金融机构在新兴消费领域发放的贷款给予财政贴息,进一步培育发展新兴消费,构建消费增长的“第二曲线”。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指出,下一个阶段,随着财政和货币资源的逐步投入,通过增加居民收入和减少政策壁垒,拓展和提振国内服务消费,包括旅游、电信、医疗、养老等各个方面,居民服务消费的潜力将不断释放,提振内需改善,支撑经济增长。“预计二季度,在针对性增量政策的推动下,内需贡献将进一步增长,有力抵消外部冲击,对经济增长保持韧性起到‘压舱石’的作用。” 马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