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跨境电商B2B出口发展报告(2025)》发布。该报告指出,全球跨境电商B2B市场正步入结构性扩张阶段,交易规模呈持续扩大态势。在此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B2B出口增速将持续高于传统外贸。行业发展将呈现品牌意识不断强化,技术密集型品类占比加速提升,工厂企业加速入局的特点。对于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阻碍,报告建议从采取优化税收政策等六方面给予支持。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杜国臣在137届广交会“跨境电商创新发展论坛”上发布了这份报告。
报告认为,受益于行业数字化能力进步和配套服务完善,我国跨境电商B2B出口规模保持增长,未来跨境出口B2B预期增速仍将高于传统外贸。Statista数据预测,2025年我国跨境电商B2B出口规模预计增长至6.9万亿元。
从品类来看,我国跨境电商B2B的品类分布呈现传统制造业产品稳固、新兴品类持续发展的格局。2023年,工具和设备是中国跨境电商B2B出口的最大产品类别,占出口总额的27.6%。纺织品紧随其后,市场份额为17.2%。此外,家居用品、电子产品、户外用品分别占市场份额13.2%、10.8%、8.9%。
从目的国来看,中国跨境电商B2B出口前十名国家呈现成熟市场稳定、新兴市场崛起的特点。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2024年,欧洲传统市场继续保持前三,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因政策红利、物流升级和消费潜力成为增长新引擎。
此外,传统制造企业正通过跨境电商重构“工厂→消费者”的链路,实现从“制造优势”到“渠道优势”的战略升级。
波士顿咨询2024年预测,全球工厂直连终端买家比例将从2023年的18%增至2030年的45%,利润率远超贸易商模式。阿里巴巴国际站数据显示,2023年工厂型卖家数量同比增长60%,订单转化率较贸易商高25%,凸显出去中间化趋势的不可逆性。进一步看,技术密集型品类占比加速提升,其中工业机器人、生物医药设备及新能源组件成核心增长极。
报告也指出,当前全球经济仍面临低增长压力,各国相关法律法规收紧,跨境电商发展支撑条件待夯实等挑战。对此,报告提出优化跨境电商B2B的税收政策、支持智能化发展、加快产业链整合、引导合规化发展、培育专业化人才和推进多双边国际合作等六方面建议。
其中,税收政策方面,建议扩大无票免税适用范围。针对当前无票免税政策主要覆盖综试区内企业的局限性可逐步将这一优惠扩展至全国范围内信用评级较高的跨境电商企业,形成更广泛的政策红利覆盖;通过简化退税申报材料要求、缩短审核周期,对高信用企业实行“即征即退”的便捷模式,实现税款快速回流,提升企业现金流效率。
校对:刘星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