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路径,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
工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数字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制造业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长8.7%,反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快速推进。
此外,我国已累计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截至今年3月底,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83.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66.2%。
第一财经记者近日在企业调研中了解到,在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下,实施数字化转型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释放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放大叠加倍增作用的重要途径,数字经济加快向制造业各领域渗透。当前,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正由概念普及向规模化推广演进,企业“不愿转”问题初步解决,但大部分企业仍面临转型需求不明确、转型路径不清晰、转型解决方案不成熟等问题,“不会转”成为关键堵点、卡点。
工信部总工程师谢少锋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强化部门协同和部省联动,坚持企业主体、分业施策、供需结合、一体推进“点线面”改造,梯次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推动数字技术全方位全链条融合赋能,以数字化转型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数字化转型成效明显
第一财经记者近日走访了多家企业,看到数字化转型带来了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走进国网电科院(南瑞集团)的智能制造车间,16条全自动板件生产线高效运转,机械臂精准抓取元件,AI质检系统实时扫描瑕疵,每分钟可下线1块高精度板件。这些板件将嵌入继电保护装置,发往全国电网工程,成为守护电网安全的“隐形卫士”。
同样的,在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沈阳铸造研究所(下称“沈铸所”)熔模精密铸造型壳制备数字化生产车间,熔模精密铸造技术制备正在持续运行,机械臂精准地抓取材料,流畅地进行制壳、搬运等操作。
沈铸所董事长谢华生对第一财经表示,在国家发展数字化经济、加快实施新型工业化的背景下,加速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发展趋势,通过两化融合可以促进企业提高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和转型升级发展。一大批企业科技创新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施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我国建设最早的发电设备研发制造基地,哈电集团去年共建成4个数字化车间、1条数字化产线和8个数字化单元,数字化投入同比增长63%,实现产能平均提升1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
“数字化升级极大地推动了创新研发。”哈电集团首席科学家覃大清表示,数字化升级之后,水轮机转轮的水力研发周期缩减了一半,成本降低了一半,水平还不断提高,效果十分明显。
目前,大型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普遍意愿强烈,积极打造平台连接上下游企业,形成综合客户和供应商信息的枢纽。中小企业则被数字化技术门槛较高、成本较高等困扰,艰难探索。
第一财经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部分中小企业难以根据自身既有资源和能力动态调整转型策略,对数字化转型的科学认知有待深化。中小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中小企业,硬件设备改造有限、软件应用覆盖率不高,数字化转型技术基础较为薄弱。此外,从资金约束看,数字化转型投入回报不确定性高,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有顾虑。
央地政策持续加力
近年来,工信部相继出台了《“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以及“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5G应用“扬帆”、新型数据中心发展等多个行动计划,着眼于加速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通信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为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壮大数字经济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政策指导。
去年5月《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发布,明确根据制造业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分行业分领域挖掘典型场景。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推广应用,做好设备联网、协议互认、标准制定、平台建设等工作。
同年12月,工信部又发布了《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针对企业数字化基础薄弱,缺乏系统化战略规划能力的问题,引导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规划,明确转型方向和目标,由点及面、由浅及深、由易及难分步推进数字化转型。
此外,工信部还印发了电力装备、轻工、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分行业梳理数字化典型场景,图谱化、场景化推进重点行业精准转型。
针对数字化转型难点痛点,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广东省为龙头企业、中小企业、产业园、产业链部署4种不同的转型路径,预计到2025年推动超过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带动100万家企业上云。
广东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探索了一条从单点突破到链式改造的新模式。广东省工信厅介绍,“单点突破”是单个企业或者单个环节的数字化,已在电子信息、先进装备、食品纺织等优势行业培育了300多个标杆示范企业。“链式改造”,一种是由制造业龙头企业带动供应链协同改造,一种是由平台企业拉动产业链整体改造。
安徽省工信厅在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推出一揽子“免申即享”数字化软件服务包,涵盖生产制造、设计研发、仓储物流、管理数字化等多种功能,满足企业对数字化服务兼具实操性与性价比的需求;对3万家中小企业每家免费发放1万元消费券,企业可在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券并购买自己需要的数字化软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建议,扎实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开展重点产业链数字化协同改造,推动园区数字化转型。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工业细分领域大模型。做好中小企业转型保障,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