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会同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中国民航局近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简称《通知》)。国新办2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多个部门介绍了通知的具体内容和下一步优化离境退税的政策举措。
离境退税,是指境外旅客离境时,对其在退税商店购买的商品退还增值税的政策。离境退税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我国自2015年起全面推行离境退税政策。
“离境退税不仅给境外旅客带来实惠,也是本国商品、本国文化走出国门的重要渠道,具有一举多得的政策效果。”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
推动退税商店增量扩容丰富退税商品供给
针对退税商店偏少,退税购物选择不多、国货偏少,退税便利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此次《通知》从推动退税商店增量扩容、丰富退税商品供给、提升离境退税服务水平等三方面,提出了8条政策举措。
为了推动退税商店增量扩容,《通知》提出,鼓励各地在大型商圈、步行街、旅游景区、度假区、文博场所、机场、客运港口、酒店等境外旅客聚集地增设退税商店,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打造一批离境退税特色街区,提升退税商店可及性。
“鼓励有能力的口岸机场增设离境退税商店,并依托国际航班、枢纽机场的窗口优势,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宣传推广,提升外国旅客对离境退税政策的认知度,吸引更多旅客‘购在中国’。”中国民航局运输司司长徐青表示。
《通知》明确,放宽退税商店备案条件,允许纳税信用级别为M级以上的企业、设立不到1年的新开商店等申请成为退税商店;退税商店备案部门由省级税务部门改为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时间缩短至5个工作日以内。
在丰富退税商品供给方面,《通知》提出,将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一方面降低退税购物门槛,另外一方面也让更多客单价较低的特产店、纪念品店、礼品店等加入退税商店,促进国货销售。”盛秋平介绍。
“为了满足境外旅客多样化的消费支付需求,优化离境退税支付服务,在提供银行卡、移动支付、现金等多种退税服务方式的基础上,将现金退税金额由目前的1万元上调至2万元,其他退税方式没有限额。”财政部税政司司长贾荣鄂介绍。
优化退税服务扩大入境消费
我国入境消费增长潜力巨大。盛秋平介绍,2024年,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我国GDP的比重约0.5%,而世界主要国家入境消费占GDP比重在1%到3%之间。税务总局、中国民航局等多部门表示,将着力优化退税服务,吸引更多外国旅客入境消费。
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司长谢文表示,结合《通知》发布,税务总局同步修订发布《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管理办法》,进一步便利退税办理。
“税务总局进一步优化系统功能,丰富退税商店登录系统的方式;实现退税系统和发票系统数据互联互通,退税商店开单时无需再手工录入购物发票的信息;同时,进一步优化信息查询、比对功能,提高开单和核验效率,缩短旅客的等待时间。”谢文表示。
《通知》还着力优化退税支付服务,鼓励相关机构通过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种方式提供退税服务,更好满足境外旅客多样化支付服务需求。
徐青介绍,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外国旅客日益增多。为进一步便利外国旅客在华出行和消费,民航局出台了针对性的实施方案,着重对枢纽机场和执飞国际航班的航空公司提出了具体要求。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介绍,2024年中国共接待入境游客1.3亿人次,同比增长超60%。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优化完善有关机制,加强对导游领队及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做好团队游客购物退税相关服务;并进一步加强工作协同、信息共享,提升支付、退税便利化水平,促进入境旅游健康发展。
离境退税有助于降低境外旅客购物成本,是吸引和扩大入境消费的重要切入点。盛秋平介绍,按照我国增值税水平,一般商品退税率达到11%,相当于额外打了九折。
“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有利于扩大政策受益面,提升政策实施效能,推动离境退税销售额继续快速增长,为提振消费注入新动力、拓展新空间。”盛秋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