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四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设摊治理提升城市“烟火气”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合理拓展或优化设摊开放区域,结合区情实际开展集市夜市试点。
方案部署了十项重点工作,涵盖有序管理设摊、新增开放区域、优化集市夜市、扩大社会参与等方面。方案明确,实事求是解决群众诉求,积极响应市民对城市“烟火气”的期盼,增强设摊活跃性,防止一放就乱,一管就死。
新增开放区域方面,方案提出,对商业配套服务不足的区域或市民确有需求的,合理增设一批设摊疏导点、管控点、特色点。根据季节变化和节庆活动等特点,在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水岸夜生活体验区、文化集聚区、商圈、景区、广场、条件具备的街区(门店)等合理拓展或优化设摊开放区域。
方案指出,结合区情实际,开展集市夜市试点,市相关部门加强政策供给和支持。支持“首发上海系列活动”“五五购物节”“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上海迎进博消费嘉年华”“跨年迎新购物季”“上海夜生活节”等重要促消费节庆期间临时设摊,激发市场动能,服务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方案还提出,融合文旅发展,突出上海特色。立足上海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都市特色资源,鼓励在设摊开放区域融入文旅元素,支持“一江一河”沿线、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周边等符合条件的区域发展文旅特色集市。倡导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推进形态多样的文旅集市,推动后备箱市集、花卉市集等业态发展,塑造城市美育、艺术、音乐、绿色多维空间。推出嘉年华等主题活动,带动周边潮玩、展览、时尚、餐饮等相关消费。培育打造“夜态浓度”突出的文旅特色夜市,以“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秀、夜读”提升城市活力和文化氛围,形成多元有趣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