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报告》(下称报告)27日在第二届全球低空经济论坛春季会上正式发布。报告分别从低空经济与通用航空产业、空中和地面飞行保障设施、无人机、eVTOL、应用场景等方面揭示低空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

第二届全球低空经济论坛春季会现场上证报窦世平摄
中国低空经济联盟执行理事长罗军在论坛上介绍具体趋势:一是低空经济将推动通用航空增长;二是建议建设空中交通指挥平台一张网;三是无人机产业将加快转型升级;四是eVTOL将进入千家万户;五是应用场景先从物流快递开始普及。
推动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建设
罗军认为,当前低空经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一是可能无法满足将来高频率、常态化的飞行保障需求,二是各个城市规划建设的空中交通指挥平台由于建设主体不一样,标准和接口不一样,将可能无法互联互通。
报告建议,加快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的标准制定,推动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建设,确保互联互通。
低空经济将推动通用航空增长。报告认为低空经济对一二三产业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具有辐射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等优点。“在推动城市空中交通变革的同时,也将推动通用航空缓慢增长,主要集中在城市中长途物流运输等领域。”罗军预计,到2035年通用航空将会迎来高速发展期。
此外,报告建议,空域划分还需进一步细化E类空域,明确划分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的专用空域。
无人机、eVTOL引领应用场景落地
无人机产业将加快转型升级。报告显示,当前,无人机正在由消费级向大中型、功能型方向转变,每一个细分赛道都是千亿级别。罗军预测,未来无人机将无处不在,无人机与AI结合将更加紧密,成为能够飞起来的机器人,到2030年,国内无人机产业将率先实现万亿规模。
eVTOL即将走进千家万户。报告分析认为,eVTOL最大的市场不是文旅,而是城市空中的士,在2030年左右,将逐渐进入千家万户,并成为最大的需求市场。对此,罗军表示,eVTOL是低空经济的产物,主要解决两三百公里半径内,点对点、端对端的飞行需求,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主要用于城市空中的士和快递等业务。
应用场景有望先从物流快递开始普及。报告认为,应用场景无处不在,应该在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飞行保障的情况下有序推进。物流快递市场规模巨大,普遍对时间要求较高,刚需客观存在,低空物流快递将率先受益。今年将实现500座通用航空机场的目标,能够满足大型无人机飞行需求,为低空物流快递奠定坚实基础。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快递市场规模显著增长,全年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750.8亿件,快递业务收入达1.4万亿元;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超过360万亿元,市场规模连续九年位居世界第一。报告称,社会物流成本稳步降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在未来两三年有望降到10%左右。
针对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罗军认为,在达到一定基础设施条件的情况下,低空物流快递应该先行,在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再逐步推进载人飞行。(窦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