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佳楠广州报道
4月27日,广州市统计局发布一季度经济数据。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一季度,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7532.5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6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704.94亿元,同比增长0.6%;第三产业增加值5789.97亿元,同比增长3.7%。
广州市统计局分析认为,一季度,在系列促生产、扩需求政策持续显效发力下,全市经济运行呈现积极变化,新型消费释放潜力,商务活动表现活跃,生产制造稳步改善,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全市多数经济指标稳中有进,经济运行实现平稳开局。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情况增多,有效需求仍显不足,结构调整压力较大,提速增长仍面临诸多困难挑战。
工业领域积极改善,新兴动能增势较好
从工业生产数据看,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基本持平。三大支柱产业中,处于深度调整期的汽车制造业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增加值同比下降6.4%,比上年全年降幅收窄11.8个百分点;3月受部分新车型销量较好等因素带动,单月实现增加值增长11.5%。电子产品制造业、石油化工制造业分别增长3.9%和6.2%,增势保持平稳。在“两新”政策带动下,家具、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等行业持续向好,分别增长5.6%、10.3%和10.9%。
智能化、绿色化都市消费品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家用电冰箱、家用房间空气清洁装置、家用吸排油烟机等产品产量增长均超50%。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集聚成势,显示器制造业、集成电路制造业分别增长22.1%和28.2%,液晶显示模组、集成电路圆片、模拟芯片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3倍、39.3%和38.1%。快速发展的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为广州布局未来产业蓄势聚力赋能前行,增加值较快增长10.4%,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47.6%。
工业投资同样保持加速快跑。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6%,保持稳定增势。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8%。工业投资加速快跑,在上年同期高速增长基础上继续较快增长20.6%,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7.3%。产业投资加快蓄势聚能,高技术制造业中,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航空航天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延续良好增势,分别增长32.4%和28.7%。支柱产业中的汽车零配件制造业、石油化工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分别增长35.6%、31.9%和13.7%。装备类制造投资增势良好,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0%。
“两业融合”提质增效,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途径。广州在“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提出推动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从一季度数据看,包含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等在内的现代服务业正有力助推广州实体经济发展。
从服务业数据看,服务业较快增长,现代服务业保持活力。1-2月(错月数据),全市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1%。主要行业中,“AI+”行业智变突围,助力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7.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在商务活动表现活跃带动下增势良好,同比增长14.2%,其中,广告业、人力资源服务继续稳步提高,分别增长26.8%和12.7%。
文化体育娱乐业在春节假期文旅市场火热的带动下迎来开门红(12.1%),其中,演艺经济保持热度下的文化艺术业增势向好,实现增长17.1%,电影票房飘红带动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快速增长25.1%。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领域激发活力,科技中介服务、技术推广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分别增长28.0%、12.6%和10.3%。
一季度以来,金融市场运行稳健,有力支撑实体经济。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17.37万亿元,同比增长2.8%。存款余额9.04万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住户存款增长8.9%。贷款余额8.32万亿元,增长5.2%,比2月末提升0.3个百分点。其中,住户、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增长4.3%和9.1%,市场信贷需求表现稳健。实体经济、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9.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4.2%和10.6%。
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外贸新业态发展迅猛
从一季度数据看,广州持续保持城市的人气高涨,市场活跃度显现,热度也在稳步回升。就消费市场而言,消费市场继续回暖,以旧换新商品销售畅旺。一季度,全市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12.70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3月当月同比较快增长8.6%。
限额以上单位零售商品中,通讯器材类、新能源汽车等购置换新补贴力度较大的商品消费加快回暖,零售额分别增长6.3%和5.0%;家具类消费需求释放,迅猛增长2.7倍;文化及休闲娱乐类消费畅旺,体育娱乐用品类(47.2%)、文化办公用品类(41.4%)等文体商品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升级类消费需求增加,金银珠宝类(15.3%)、化妆品类(8.1%)等保持良好增势。网络消费持续活跃,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住宿餐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餐费收入分别增长10.7%和5.6%。
交通领域同样体现了一定的市场活跃度。交通运输保持平稳,货运市场运行稳定。一季度,全市交通运输业在去年同期客货运快速增长的较高基数上,总体保持平稳。受自驾出行热度上升的分流等影响,实现客运量8045万人次,同比微降0.5%,但旅客周转量仍延续较好增势,同比增长5.8%;其中,航空、铁路客运量保持稳定,分别增长0.5%和2.9%;白云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2005.88万人次,增长2.4%,其中国际航线旅客387.99万人次,大幅增长26.1%。货运市场运行稳定,实现货运量2.12亿吨,增长1.2%,其中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3.2%,集装箱吞吐量增长7.0%。
出口方面,仍保持较快增长,对外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一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942.99亿元,同比增长17.3%。其中,出口总值1917.19亿元,大幅增长30.6%;进口总值1025.80亿元,同比下降1.5%。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各种贸易方式中,一般贸易进出口稳中有升,增长19.5%,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73.0%,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外贸新业态发展迅猛,保税物流进出口同比增长41.8%,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为9.8%。工业品出口保持稳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增长6.1%,重点出口商品中,汽车(含底盘)出口形势较好,增长34.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值稳中有升,同比增长13.2%,其中计算机集成制造、材料、生物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值分别增长66.7%、53.5%和26.7%。
广州市统计局表示,接下来,要进一步有效落实存量政策,积极对接增量政策,聚焦产业发展和企业引育,加力扩大有效投资、着力激发消费潜能,奋力培育增长新动能、加速布局产业新赛道,全力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助力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不断推动经济稳中有进、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