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4月27日从业内独家获悉,中国证券业协会日前在业内下发通知,正式启动2024年度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中证协表示,在2025年1月1日起至评估结果公布前,及结果发布后至分类评价结果形成前,若券商发生重大声誉事件,经专家小组评议并征求监管部门意见后,协会可在本年度评估中给予扣分或调降级处理。在评估复核中,对因奢靡炫富引发重大声誉事件或存在薪酬或管理缺陷的券商从重扣分。
根据中证协安排,2024年度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仍适用《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指标(2023年修订稿)》。记者了解到,此次参评公司范围与2024年度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参评公司范围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1月1日至此次评估启动通知发布之日券商完成合并的,被合并券商不纳入本次实践评估参评公司范围。合并后新设或控股的公司自行选择本次实践评估自评情况中是否纳入被合并公司的文化建设情况(加分事项和扣分事项应同时纳入或不纳入)。
根据中证协要求,各券商需在5月19日24:00前完成自评工作底稿、加分信息报送表、自评工作附表等评估材料的报送。从自评工作底稿来看,此次评估项目涵盖了文化建设总体要求、平衡各方利益、建立长效激励、加强声誉约束、落实责任担当、融合发展战略、强化文化认同、激发组织活力、秉承守正创新、崇尚专业精神以及坚持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其中,“平衡各方利益”主要评估券商能否在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识别和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有效管理各类利益冲突。“各相关方”包括股东、管理层、员工等在内的内部相关方,以及包括证券基金投资者、同业机构、合作方、监管部门、行业自律组织、政府等在内的外部相关方。“建立长效激励”主要评估券商能否构建激励与约束并重、长期与短期兼顾的长效激励机制,注重有效激励与问责监督相统一。“加强声誉约束”主要评估券商的声誉风险约束机制能够有效防范和管理因公司行为或外部事件、工作人员违反廉洁规定、职业道德、业务规范、行规行约等相关行为引发的声誉风险,建立良好的公司声誉和人员执业声誉,维护行业声誉与形象。
值得关注的是,中证协特别强调了实践评估开展前后一段时期券商声誉事件的处理方式。2025年1月1日至本次实践评估结果形成前,以及实践评估结果发布后至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结果形成前,券商发生重大声誉事件的,经评审专家小组评议并征求监管部门意见后,中证协可在本年度实践评估中予以扣分或调降级处理。2025年发生的重大声誉事件,已在本年度实践评估中扣分或调降级处理的,为避免重复处理,将不再纳入次年度实践评估。中证协在实践评估复核工作中,将对券商发生奢靡炫富等声誉事件,造成严重影响或存在薪酬激励不当、管理不严情况的从重扣分。
评估结果的分类分级安排方面,2024年度实践评估继续采用比例划分的方式确定各类别各级别公司比例及数量。具体而言,得分总排名前14%公司为A类,最多14家,其中A类AA级最多6家,其余为A类A级;总排名前48%且未进入A类的公司为B类,最多35家,其中B类BB级最多11家,其余为B类B级;未进入B类且评估计分在6分以上的公司为C类,其中C类CC级最多35家,其余为C类C级;评估计分低于6分以及根据《评估办法》存在直接被评为D类情形的公司为D类。C类C级和D类公司数量依据最终评估结果确定。对于评估得分相同的公司,如归级归类时导致某一级别或某一类别公司数量多于该级别、类别最多公司数,则将所有分值相等公司归于下一级别、类别,以此类推。
此次评估结果在证券公司分类评价中的加分建议方面,AA级加1分,A级加0.8分,BB级加0.5分,B级加0.3分,C类、D类不加分。加分情况由证监会最终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