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刘嫚发自北京 2025年4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25年法治蓝皮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为从机制上杜绝“逐利执法”等乱象,《法治蓝皮书》提出,要严格规范罚款行为,杜绝以罚代管、过度罚款等乱象,须建立完善的行政处罚公开机制,不仅执法过程和执法结果要公开,政府还应定期向社会公开罚款的金额和资金用途,让社会了解罚没收入的去向。

《法治蓝皮书》关注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首次对行政法规规章中罚款的设定与实施作出规范。针对实践中存在的涉企行政检查乱作为问题,国家要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在国家监察部门的推动下,市场监管部门专项整治涉企违法违规收费,共核查各类收费主体25.8万家,督促退还违法违规收费89.8亿元。
《法治蓝皮书》提出,2025年,有关部门将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及时解决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对乱检查的查处力度,严肃责任追究。在开展专项行动的同时,也应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检查标准和程序,加强系统平台建设,将行政检查权关入制度和系统搭建的双重牢笼,从而实现规范运行。
应当如何从机制上破除“逐利执法”等问题?《法治蓝皮书》提出,要严格规范罚款行为,杜绝以罚代管、过度罚款等乱象,须建立完善的行政处罚公开机制,不仅执法过程和执法结果要公开,政府还应定期向社会公开罚款的金额和资金用途,让社会了解罚没收入的去向,接受社会监督,从根源上消除执法牟利的冲动,让执法回归公益。
食品药品安全是检验政府治理水平的一块“试金石”。《法治蓝皮书》建议,2025 年,应继续加大执法力度、维护食品药品安全仍刻不容缓。一方面,对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实行全链条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另一方面,应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信用机制范畴,让失信企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从而倒逼企业严守食品药品安全底线,全力守护民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