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4月27日电(记者安娜)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何洋27日说,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材料、燃料、软件、工艺等方面创新能力和水平,完善核电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小型堆、四代堆等新一代技术研发示范,积极培育核电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力。
何洋是当日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于北京举办的2025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核电是安全、可靠、经济的清洁低碳能源,在保障能源电力供应、推动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据何洋介绍,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核电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不平凡历程,发展规模和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一是核电建设稳步推进。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在运核电机组已达58台、装机超过6000万千瓦,核准在建机组44台、装机超过5200万千瓦,合计机组数102台、装机约1.13亿千瓦。2024年,全国核电发电量约45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1.4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7亿吨。同时,我国也是全球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核电产业链的国家,在工程设计、建设施工、安全运行、装备制造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二是以高水平安全保障了高质量发展。我国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30多年来一直保持良好的核安全记录,从未发生二级及以上核安全事件,未对公众和环境造成任何不良影响,连续9年WANO(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综合指数评分全球第一,核电安全在控受控。
三是核电技术不断创新。我国核电技术和产业已经率先完成从二代向三代的转型升级。“华龙一号”“国和一号”2个自主三代核电技术首堆项目均已全面建成投运;全球首个四代核电技术高温气冷堆商业示范工程于2023年12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全球首个陆上一体化小型堆商业示范工程正在抓紧建设,预计2026年投产;核能供暖供汽等综合利用示范、核能与石化耦合示范等项目也在加快推进。
发展核电是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及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内容。
“下一步,我们将为保障能源电力安全和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何洋说,要抓住当前核电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推进沿海核电建设,科学合理确定核电站布局,保持平稳建设节奏。加快推进先进核电技术试验示范,推动核能供暖和综合利用,做好厂址资源保护,形成“建设一批、储备一批、保护一批、示范一批”的发展格局。
同时,何洋认为,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全球核电科技领域正在进入一个活跃的创新时代,小型堆、四代堆等先进堆型以及先进燃料、高端材料等前沿创新理念不断涌现。“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材料、燃料、软件、工艺等方面创新能力和水平,完善核电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小型堆、四代堆等新一代技术研发示范,积极培育核电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力。”他说。
此外,何洋还表示,要统筹兼顾并推动核电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建设安全核电、科技核电、生态核电。推动核电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在研发设计、装备制造、燃料保障、乏燃料后处理和核电站退役等产业链上下游、供应链各环节,形成与核电发展相适应的能力结构和产业布局。
“我国将继续秉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理念,与各国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共同应对风险挑战,推进全球核电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何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