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7 10:54:40 股吧网页版
《哪吒2》产生巨大“虹吸效应”后,传统电影公司如何跳出600亿元票房思维,勇闯2000亿元的更大市场?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电影市场正经历剧烈的结构性变革。2025年《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以153亿元票房刷新纪录的同时,大量影片日票房不足千万元,暴露出行业产能过剩与观众分流的双重困境。

  危机往往与机遇并存,这同样是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时代。当下,科技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而来,深刻重塑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电影制片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与可能。

  4月25日,在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制片产业合作交流分享会上,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焦宏奋,博纳影业创始人、董事长于冬,爱奇艺副总裁朱梁,壹同制作总制片人钱重远等行业领军人物齐聚一堂,围绕市场变革与科技赋能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传统电影公司要走出600亿元票房的竞争,转向2000亿元的更大市场

  于冬在论坛上指出,传统电影公司必须打破仅聚焦600亿元票房的思维定式,转而面对短剧、中剧集、长剧集组成的2000亿元市场格局。

  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产能转换,也对影视公司提出新的挑战。中国电影年产量曾达1080部,但于冬表示,如今实际进入院线的电影已不足500部,剩余产能会向短剧、中剧集、长剧集市场转移。

  “春节档后电影院市场迅速转冷,自清明小长假后至今持续处于淡季,本周末也不例外。这一现象源于供给、片源及生产不足,暴露了电影行业的痛点。而观众分流才是深层次原因,其导致票房收入下滑,大部分国产影片生产亏损严重,部分项目搁置或延期,内容生产端青黄不接。”于冬认为如今是每个电影公司都面临生存考验的关键时期。

  于冬以博纳影业为例,他们曾将兰晓龙的13万字的电视剧剧本《冬与诗》浓缩为约3小时的电影《长津湖》,同时又将电影延展为24集的剧集《上甘岭》,均收获了好成绩。

  于冬强调,今天的内容公司必须具备内容跨形态转化的能力。他又举例,这种“双向改编”模式在爱奇艺与尹力导演合作的《钦差大臣林则徐》项目中也可得到印证——电影版聚焦虎门销烟,而16集短剧则可完整呈现人物生平。

  观众口味的快速迭代加剧了行业焦虑。朱梁观察到,年轻观众大量流失,影院与长视频平台均受冲击。此外,年轻观众对高燃剧情需求激增,而电影生产周期长达2到3年,导致创意与市场脱节。

  “当下电影、长视频成功率走低,《哪吒2》取得不可思议的成绩,但‘虹吸效应’吸走了绝大部分人的注意力,许多优秀电影也因此被掩盖,电影人陷入创作方向迷茫,不知道拍什么样的作品观众才能喜欢看,因为观众变得太快了。”朱梁表示,腰部内容生存空间日益狭窄,行业需遵循“唯快不破”逻辑,借助AI(人工智能)辅助实现快速生产,才能在观众审美变化前推出内容。

  AI不能替代真人表演,但能解决电影补拍难题

  130年来,电影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字,焦宏奋认为,电影正是因科技发展而诞生的。

  电影如何更主动、更加积极地拥抱新技术?焦宏奋称,应用科技成果助力电影制作创作是电影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拥抱新技术是电影制作降本增效的客观要求,应用新技术是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的重要途径。

  但技术并非万能。于冬回看2024年播出的《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坦言随着技术快速迭代,第一季内容已显陈旧,第二季必须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他介绍,AI技术在电影生产中应用广泛,从剪辑、音效处理到补拍环节都能发挥作用。借助数字扫描的场景数据,AI可以一键生成补拍场景,让演员在摄影棚内就能完成画面和声音的补录。

  但于冬也强调,目前AI还无法完全替代真人表演。在塑造人物叙事和情感表达上,演员的现场演绎仍不可或缺。不过在特殊补拍需求中,AI技术已展现出强大能力。去年,博纳就曾通过AI技术,让新演员重新拍摄特定戏份,并将其融入原有场景,成功解决了因环境、道具等限制无法实景重拍的难题。

  数字资产复用成为降低影视制作成本的关键。博纳在拍摄《克什米尔公主号》时,对1955年香港街景进行数字扫描,这些场景资产随后被用于20集电视剧制作,实现了“一次搭建、多次使用”,有效降低了制作成本。

  钱重远认为,AI技术为电影创作带来了更多可能性。无论大制作还是小成本影片,电影人都能借助AI拓展创作思路,将创意更好地转化为影视作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