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针对当前经济形势,会议指出,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同时,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
面对复杂局面,会议明确提出“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扎实做好经济工作”,强调“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并释放出“适时降准降息”“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强融资支持”“大力推进重点产业提质升级”“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等多个积极的政策信号。
在业内人士看来,本次会议对外部冲击有了更为清晰的定性,首次出现“国际经贸斗争”这一提法,同时提出“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霸凌行径”。
“这意味着,面对4月初美国实施的‘对等关税’政策,中国不会选择妥协退让,而是要坚决反制。同时,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稳住宏观经济大局,在国际层面则要联合多方力量,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
恒泰期货首席经济学家魏刚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面对外部的冲击和复杂形势,本次会议体现了“以我为主,做好自己的事情”的总体方针: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具体思路是“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
在新湖期货研究所副所长李明玉看来,本次会议强调底线思维,政策有紧迫性也有定力,短期重点在于已有政策尽快落地,中期仍然留出后续增量政策的空间。
李明玉进一步分析,一方面,会议在肯定一季度成绩的同时也重视外部冲击,整体政策定调偏积极,强化底线思维;另一方面,会议强调“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在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不搞强刺激,具体抓手更多偏向于落实存量政策。同时,稳就业和稳企业被放在了更靠前的位置,出口冲击下保民生、保企业主体仍是关键。
魏刚认为,会议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前面增加“加紧”二字,意味着二季度政策重心在于落实。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加快落实已有的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而非推出增量政策,主要是因为“关税战”尚未结束,对外需和经济的影响仍存变数,同时国内既定的积极财政政策还未完全落实。
货币政策方面,魏刚认为,本次会议对“总量与结构”均有强化,总量仍延续“适时降准降息”的表述,降准降息或适时落地;同时强化政策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以“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
展望后续政策空间,李明玉表示,在“加紧实施”“用好用足”的新提法下,存量政策有望加快落地,包括加快专项债和特别国债发行使用、适时降准降息、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优化存量房收购等,均在已有政策框架中。此外,未来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也将是政策推进的方向。
从中期来看,李明玉表示,在“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的要求下,随着二季度外部冲击和出口扰动的逐渐明朗化,预计将适时部署增量政策。
“我们认为,视实际情况需要,下半年宏观政策有可能打破常规,在稳增长方向显著加力,这包括进一步实施有力度的降息,财政政策‘三箭齐发’——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并扩大使用范围、增加新增专项债额度等,我国有充足的政策空间。”王青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背景下,今年稳楼市、稳股市的迫切性也显著上升,本次会议关于楼市和股市有了更积极的表述。
魏刚提到,与去年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表述相比,本次会议对房地产市场的表述改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反映一季度房地产市场边际好转、初步企稳。会议对股市的表述由之前的“稳住股市”变为“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多了“活跃”二字,反映在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的背景下,资本市场稳定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稳定和活跃股市是应对外部冲击、持续提振信心的重要支撑。
“对宏观经济而言,稳住楼市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不仅能稳定投资,也能提振居民消费信心。”王青表示,当前计入物价因素后,实际房贷利率处在4.0%的历史高位附近,这意味着后期稳楼市的政策空间较为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