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学界百年的“孟德尔豌豆之谜”破解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26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程时锋团队联合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等国际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重大成果,首次从分子层面全面揭示了孟德尔豌豆七大遗传性状的基因密码,成功破解了困扰学界百年的“孟德尔豌豆之谜”。
1865年,“现代遗传学之父”格雷戈尔·孟德尔选定的七对豌豆性状——种子形状、颜色、花色、花位、荚形、荚色和株高,成为遗传学研究的起点。然而,直至21世纪初,仍有三对性状(果荚颜色、果荚形状、花的位置)的分子机制未被揭示,成为百年未解之谜。
2019年,程时锋在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种质库偶遇一批百年豌豆样本时,一个大胆的设想浮现:在全球范围内重建“孟德尔豌豆园”。5年间,约700份来自六大洲的豌豆在深圳、哈尔滨等地生长,研究团队调查了80余个农艺性状,最终锁定了控制剩下3个性状的4个关键基因。
研究结果显示,孟德尔观察的性状变异远比想象中复杂:从单碱基突变到基因组大片段缺失,从转座子插入到转录融合,自然界常见的遗传变异机制尽数呈现。“例如,果荚颜色由一段100kb的基因组缺失导致叶绿素合酶基因异常表达,而非传统认知的基因突变;而控制花位置的基因则涉及类受体激酶信号通路失活,引发茎尖分生组织畸变。”程时锋说,此外,研究团队在解析花色性状时,还发现了一个“基因修复”的奇迹:一株本应开白花的豌豆,因内含子突变意外恢复了花青素合成功能,重绽紫色花朵。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