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伍素文珠海报道
4月24日,以“应用·数据·智算:打通企业‘人工智能+’最后一公里”为主题,第十一期“现代新国企”研讨会在珠海举办。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学者、国资央企和知名民营企业代表等400余人参加论坛。
本次研讨会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广东省国资委联合指导,《国资报告》杂志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经济发展局、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珠海市投资服务署、横琴深合投资有限公司、广东智用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院承办。
国有企业加大人工智能布局力度基于怎样的背景?如何找到人工智能与企业业务发展的契合点?国有企业部署人工智能面临哪些困难与挑战?研讨会围绕这些议题深入展开。
把脉趋势,抢抓变革
开年之初,国产大模型DeepSeek火爆全球,智能化变革席卷全国。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趋势与产业形势,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分析。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琶洲实验室副主任、欧洲科学院陈俊龙表示,2018年以来,以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成功,证明了通过提升参数规模、训练数据量有助于显著提升人工智能的智能水平。人工智能行业经历着从小规模到大规模、从单模态到多模态、从对话式大模型到智能体、推理能力持续进化、从学术研究到行业应用的发展变化。随着大模型应用场景的复杂化和多样化,有效利用大模型的能力、搭建个性化智能体成为重要议题。
港科大(广州)协理副校长、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熊辉认为,DeepSeek最大的作用,就是把美国强调算力军备竞赛的“贵族战争”拉成了“平民战争”,使更多企业融入人工智能浪潮,极大地拓展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中美高科技股估值体系的底层逻辑也将产生颠覆性改变。
AI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国有企业近年来加快布局人工智能,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启动央企“AI+”专项行动,地方政府和地方国企及时跟进。
以广东为例。广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人工智能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目前,广东作为国内人工智能产业链最齐全、生态最完备、应用场景最丰富的集聚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达到2200亿元,稳居全国的第一方阵。
广东省国资委二级巡视员吕宁介绍,广东省国资委制定了《省属国资国企拓展人工智能产业工作方案》,坚持打开边界、借力切入、整合资源、构建生态、自主可控,聚焦优势产业领域打造应用标杆,发挥资本融通作用,强化产业赋能,加快成为应用场景的转化者、产业生态的培育者、智算资源的供给者。
广东省委横琴工委委员、合作区执行委员会副主任符永革表示,目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抢抓数字技术及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奋力追赶加速入局,依托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加快推进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建设,不断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相关产业已初步形成了集聚效应。合作区将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链接领域内优秀创业公司及龙头企业,利用“澳门+横琴”的地位优势,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持续赋能合作区人工智能产业。
拓展场景,建设生态圈
发展人工智能,国资国企即是基础设施的提供者,也是场景应用的推动者、生态圈的共建者。在有为政府推动下,有效市场中正在萌生变革力量。
中国电子首席科学家吴庆波介绍,微软云端融合布局全栈AI,成效显著;苹果软硬一体布局端侧AI,且并购力度较大,仅2023年就并购了32家AI初创公司;谷歌体系化布局AI大模型,在AI时代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这些都推动着中国电子旗下麒麟软件积极应对行业形势变化,研制云端协同的AI操作系统。
南方电网首席人工智能官李鹏介绍,南方电网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如建成了电力行业首套成体系的人工智能技术平台,为自然语言处理、图像处理、电网运行趋势预测、电网故障诊断和分析处理等重要的业务场景,提供了全面的研究和应用基础;训练出全球最大规模的电力视觉基础模型,解决了电力线路巡检目标对象庞杂、场景复杂等难题,实现全境电力线路巡检“无人化”,重大缺陷定级准确率94%,识图效率提升400倍等。
中国联通大数据首席科学家范济安认为,如果只把基础大模型如DeepSeek部署到工业企业(一体机),或将DeepSeek嵌入到办公软件中,没有进行任何的补充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模型二次训练或Agent应用开发的话,就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大模型”,算不上“业务重构与场景深化”。
“工业大模型首先要锁定‘应用场景’,有企业特定的场景,也有行业通用的场景。同时,我们需要在打造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应用之外,积极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范济安说。
在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校、民企等合作共建生态圈。北京大学智能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马修军介绍,他们与三大通信运营商合作,结合5G消息的基础架构及多模态token机制,建设一种新的通信多智能体协作协议,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
广东智用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院以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成果赋能央企数字化转型。广东智用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院院长管震介绍,其团队与华润燃气合作,构建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民生安全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与会嘉宾还提到,人工智能发展还存在诸如在算力成本高企、数据隐私风险、模型“幻觉”、算法黑箱等问题,新一代AI人才的培养也应重视。国有企业在布局人工智能时,还需理性剖析、积极应对将要面临的困难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