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1200多名来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重点跨国公司、重点央企、知名民企、全球独角兽企业的中外嘉宾相聚创新之城苏州,共赴“投资苏州,赢得未来”的全球之约。
作为外向型经济大市,苏州始终保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定力不变、信心更足。数据显示,苏州2025年一季度外贸成绩单亮眼: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6325.2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突破4000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现场,总投资超3400亿元的417个项目集中签约。“创新之城”苏州正以产业升级的硬实力、营商环境的软实力和创新生态的驱动力,构筑起跨国资本与本土经济深度融合的“信心之城”。

活动现场
对外开放再升级
“企业布局苏州、投资苏州,就能链接高端资源、享受优质服务、赢得发展先机、成就无限可能。”会上,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许昆林致辞表示,江苏将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强战略对接、提供便利服务、帮助解决困难,以对企业需求的“心中有数”,做到对企业承诺的“说话算数”,让各类企业在江苏实现更好更大发展。
“苏州是中国乃至全球产业循环的发起点和连接点。”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称,“这里区位优越、通江达海,企业在苏州既可以快速链接全球市场,又可以深度触达中国大市场。接下来,苏州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
会上,刘小涛用“123456”来推介苏州。苏州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在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中位居全国第“二”,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全国第“三”,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全国第“四”,“上海-苏州”科技集群全球第“五”,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全国第“六”。
当前,苏州拥有14个国家级开发区、1.9万家外企,17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苏州投资了近500个项目,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670亿美元,常驻外籍人士约3万人。
面向未来,苏州承诺将为全球企业提升三个便利度。一是提升投资贸易的便利度,深化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试点,加快打造苏州国际数据港。二是提升市场准入的便利度,以苏州获批全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为契机,在电信、医疗、金融、商贸文旅、交通运输等领域进一步向全球企业扩大开放。三是提升工作生活的便利度,在支付、出行、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提供更有品质的公共服务。
外企利润再投资
近年来,项目的快速落地与高效转化,传递出苏州产业链的成熟度和政策的可信度,为全球投资者注入“确定性”强心剂,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纷纷选择投资苏州、加码苏州。
据统计,2025年一季度,苏州外企利润再投资8.25亿美元,增长21.9%。今年以来,苏州共签约招引项目近900个,总投资超6000亿元。林德集团、大陆集团、三菱、中航工业、顺丰、宁德时代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苏州,227家外企获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认定。
“苏州的综合创新能力在全国领先,增加了外资不断扩大在苏州投资的信心。外资企业纷纷加码,充分体现出苏州在营商环境、人才培养、基金赋能、整体生态圈建设等方面的优势。”苏州大学东吴智库副院长屠立峰表示,制度型开放的深化,使得苏州从“政策优惠洼地”升级为“规则对接高地”,为全球企业提供了稳定可预期的投资沃土。
目前,苏州市拥有16万家工业企业,覆盖了绝大部分工业门类,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等产业规模超万亿,10条产业主赛道更是与全球科技浪潮同频共振。

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不仅是‘福地’,更是‘梦想孵化器’。”莱茵金属中国区总裁MarcUlrmann介绍,深耕苏州16年,曾经几十人的小团队如今已经发展成拥有200名员工的“苏州亩产冠军”。未来,他和公司小伙伴还要书写更多苏州故事。
被称为“全球血透之王”的德企费森尤斯,在苏州投资建设的江苏费森尤斯医药用品有限公司拥有亚太地区最大的生产规模。
在去年的全球招商大会上,该公司签约的透析器生产线总投资7000万美元,达产后年新增产值4亿元。预计2026年能够生产1000万只透析器,2029年后年产能1500万只,达到满产。
携手共进启新篇
为邀请全球伙伴与苏州一同推动科技进步、共建产业合作新模式、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会上,苏州发布了“全球产业创新合作伙伴计划”,松下电器、通力电梯、三菱电机、罗氏诊断、西门子等20家企业代表上台共同启动。

授牌仪式
现场,总投资超3400亿元的417个项目集中签约,项目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赛道产业。德国奥赫尔商用车悬挂系统项目、佐敦高性能涂料项目等60个项目作为代表上台签约。
据介绍,在去年举办的首届苏州全球招商大会上,现场集中签约项目367个,截至今年4月1日已开工项目260个,开工率70.8%;产业项目投产投用105个,投产投用率34.8%。

签约仪式
“苏州正在用100%的努力帮助企业增加1%的成功几率。”刘小涛表示,苏州将一如既往支持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以更给力的政策、更高效的供给、更优质的生态为企业做好服务。
在更给力的政策方面,苏州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超80%,率先推出鼓励外资创新专项计划,对企业建设研发中心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大会现场,包括西门子电器、谷轮科技、采埃孚在内的10家外资及港澳台企业研究院新获授牌。
在更高效的供给方面,苏州向企业开放苏州实验室、全国首个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等一批科研平台,围绕企业需求开展技术攻关。
在更优质的生态方面,苏州已建立百亿并购基金、千亿产业基金、万亿创投基金,创新推出“科创指数贷”以及投、贷、保、担全方位支持体系。近期,为进一步构筑人才“蓄水池”,苏州出台了近年来力度最大的人才新政,对顶尖人才给予最高1亿元的项目资助。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苏州将始终和广大企业站在一起,全力服务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以及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我们将用实际行动证明,苏州永远值得相信。”刘小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