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品牌酒店的消防喷淋头是摆设?4月25日,关于某地一没有取得消防证的七天酒店,竟通过酒店集团验收,并获得品牌授权的报道,引起关注。当天,锦江酒店方面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内部正在核查核实。
“对于加盟店,酒店品牌方会对其重要安全设施进行现场验收”
据澎湃新闻报道,太原一家七天酒店加盟店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该酒店自2021年装修后营业以来,一直未按照《消防法》的规定申请消防安全检查,也未办理消防证,属于违法经营。酒店里所有房间的消防喷淋头均为摆设,未连接任何消防管道,火灾发生时无法起到喷水灭火作用。此外,酒店消火栓连接的也是自来水管。尽管如此,该酒店仍通过了七天酒店的消防安全验收,获得品牌授权并持续经营近4年。
“接手旧物业酒店有很多坑,其中之一就是该物业不具备消防资质,导致整改成本大幅升高,甚至无法营业。”一位资深酒店从业者徐先生告诉记者,酒店消防标准包括消防设施配置、消防车道要求、消防巡检与维护以及建筑耐火等级等。一般酒店业主会找专业工程公司来做消防设计图,报备并通过后,进行施工,最终通过管理部门的消防验收,办理消防证之后,才能合法营业。
“然而像七天这样的知名酒店品牌,物业没有消防证还能通过验收,的确匪夷所思。”他指出,国内连锁酒店一般分为直营酒店和加盟酒店,其中直营酒店由酒店集团直接管理,管理非常严格,消防安全是重中之重,基本不会出现这种纰漏;加盟酒店又分为标准酒店和非标酒店,酒店集团对标准酒店的管理力度较大,品牌更具话语权,而非标酒店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往往是问题的重灾区。但是他也指出,“如果业主提供假证件,作为酒店集团是无权也无法去核查的。”
针对加盟酒店资质的核查流程,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多家酒店集团获悉,除了核验证件,品牌方的相关部门也会去现场验收检查,其中就包括对消防设施的验收。“我们对加盟店的验收一般是在线直播审核和现场验收同步进行。”据某连锁酒店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品牌标准部的负责人70%的时间都在做这个工作,“近几年尤其严格,当地相关部门验收完毕,还要通过集团验收,才能开业。”
另外,徐先生也提出质疑,“一般来说,当地消防部门会对营业酒店进行不定期的例行检查,该酒店违规、无证持续经营近4年都没被发现,当地相关监管部门或者也存在失职。”
经济型酒店三大核心指标“滑坡”,锦江酒店面临营收、净利润下滑困局
此次被曝光的涉事酒店为七天酒店,是锦江酒店(中国区)旗下经济型酒店品牌。
公开资料显示,七天酒店创立于2005年,于2009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2013年,铂涛集团完成对其私有化收购;2015年,锦江收购铂涛集团,七天酒店也随之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连锁酒店集团锦江酒店旗下的子品牌。据锦江酒店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七天系列开业酒店共1922家。
据了解,有限服务型酒店是锦江酒店最为重要的营收贡献者,数量占比超99%。截至去年底,锦江酒店国内经济型酒店数量为3738家,其中九成为加盟店。除了主力品牌七天酒店,还有锦江之星、IU、派、白玉兰等品牌。
2024年国内酒店市场按下“加速键”,酒店集团纷纷加速扩张。锦江酒店也在去年新增开业酒店1515家,开业酒店总数超1.3万家,但七天酒店却净关闭了22家。
值得一提的是,锦江酒店去年面临营收、净利润双下滑的困境。2024年锦江酒店营收140.63亿元,同比下降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1亿元,同比下降9.0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0.32%;其中四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95亿元。
包括七天酒店在内的经济型酒店,去年平均房价(ADR)、入住率(OCC)、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等核心经营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数据显示,锦江酒店国内开业满18个月以上经济型酒店,入住率从60.41%下降到59.43%,平均房价同比下降3.67%至177.12元/间;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同比下降5.23%至105.26元。
锦江酒店表示,为了稳住并提升市场占有率,不落后于竞争对手,锦江酒店2025年计划新增开业酒店1300家,新增签约酒店2000家。然而,一边是快速拓展,一边是业绩下滑,这或将导致管理的漏洞百出。在黑猫投诉平台,也有多个针对锦江酒店旗下品牌的投诉,涉及卫生、管理混乱等。
业内认为,供给持续高增长,直接导致国内酒店市场“供过于求”,竞争激烈。部分酒店集团过于强调规模化竞争,难免管理无序。徐先生表示,个别加盟部门为了完成任务,放松了对加盟店的验收和审核。
“品牌方对特许经营加盟店负有审核、管理责任,特别是消防安全最为关键。”旅游酒店行业资深高级经济师赵焕焱指出,住宿业的安全和卫生是基本要求,企业在安全和卫生方面的成本是不能压缩的,这是品牌建设的最基本要求。“出现问题是只管发展不管管理的后果,如此严重程度将对品牌方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