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从没想过金价能涨到1000多元!”“现在入坑晚不晚?”
近几日,金价坐上了过山车,伦敦现货黄金、COMEX黄金期货价格一度冲上3500美元/盎司,均创历史新高,随后转跌。虽然金价有所回调,但拉长时间线来看,金价仍处于历史高位,目前国内黄金珠宝品牌金饰价格基本保持在1000元/克以上。
高位震荡的金价牵动着多方神经,涨跌漩涡中,市场参与者无不经历着挑战与抉择。
销售弱,回收旺
足金饰品零售价每克千元,消费者还买账吗?
“黄金不论涨跌都会有人买,这个主要看个人心态。很多人有囤金的习惯,金价涨了少买点儿,金价跌了适当多入手,时间长了价格就拉平了。”不过金店老板也坦言,当前这种市场行情,确实压力比较大。黄金一天一个价,消费者怕买贵,又怕错失行情,很多人仍在观望。
记者走访郑州多家珠宝商场以及品牌店铺,看到金饰品款式精美多样,且几乎每家都有“以旧换新”“工费减免”等促销活动。
“部分足金饰品可以提前享受五一节日活动,克减100元。”当记者提出是否还能更便宜时,该品牌销售人员表示选好款可以再去向总部申请其他优惠。
但这些似乎对消费者没有太大吸引力。
“消费者现在更关心金价会不会跌,而不是款式。”上述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购买金条的消费者更多了,因为多数金条没有什么复杂的工艺,更保值,而且价格也比金饰要便宜不少。这两天柜台上50克的金条已经售罄,也调不了货。
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黄金消费量985.31吨,同比下降9.58%。其中:黄金首饰532.02吨,同比下降24.69%;金条及金币373.13吨,同比增长24.54%。
虽然销售情况不佳,但黄金回收市场异常活跃。
大河财立方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大部分珠宝商场、品牌店、典当行都有回收业务,有的宣称没有折旧费,可以“以克换克”。销售价格和回收价格之间相差10元~50元不等。
“这两天大盘波动比较厉害,您要是不着急也可以再等等。”记者走进郑州某家典当行,工作人员吴先生正在和打算卖金的客户沟通。吴先生告诉记者,近期黄金回收业务量比较大。很多人看涨黄金,选择质押套现,也有人担心回调,直接变现。回收价格和市场差不多,但是典当价格要比回收价格低百元左右。
记者走访发现,黄金回收市场鱼龙混杂,部分回收渠道暗含许多套路。在某社交平台记者发现,除了数不清的黄金回收广告,还有不少遭遇黄金回收骗局的帖子。
“黄金回收套路很多,有的号称就比大盘价少个几块钱,但实际上有的在秤上做手脚,有的验金说纯度不够压价。一些消费者黄金知识不足,很容易就‘上套’。”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黄金回收看似简单,实则暗藏许多陷阱。消费者如果卖金一定要选择有正规经营资质和证件的公司或者金融机构,交易完成后务必保留好交易凭证。
终端市场不景气,珠宝商线上“自救”
金价高位震荡,黄金消费疲软,珠宝商们日子也不好过。
亿多国际珠宝交易中心总裁李治国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金饰工艺精美也就意味着工艺费高,高昂的金价再加上每克几十元的工艺费,除了婚嫁三金这种刚需,很多消费者不太愿意为此买单。现在终端市场不景气,大部分品牌商和经销商都在过苦日子。
对于品牌加盟商而言,不仅需要给品牌加盟费用,每次进货黄金时还需要按照克数交纳“挂签费”,整体费用就比较高。再加上基础金价攀升,品牌溢价让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在行业整体降本增效的背景下,加盟商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
不同于深圳水贝,郑州本土的批发商多为二级批发商,以及知名珠宝品牌在河南的指定经销商。“二级批发商和经销商的毛利也就几块钱,主要是靠量。不过现在市场整体缩水,确实不好做。”李治国告诉记者,传统的黄金生意就是卖场,固定的场景和渠道。但市场目前的情况倒逼行业寻找新出路,事实上很多金店老板已经在通过社交平台直播、发帖等尝试新的拓客方式。
记者实探郑州某珠宝商城,走进一家金店就看到,主播正在角落里拿着一个手镯对着手机展示。“老乡,这是卷草纹设计,某福同款。”主播熟练地介绍着手中的产品,同时快速地回复直播间公屏上的问题。
店铺里除了穿工装接待的销售人员,还有不少人拿着手机店里店外穿梭忙碌。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市场有部分人是专门做短视频、小红书的,他们和金店合作为店铺引流。
“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价格也非常透明,珠宝商想要开拓市场就不能忽视线上的重要性。”李治国告诉记者,因为线上加持,同时也注重私域用户的运营,有些珠宝商在市场低潮中反而逆流而上。
李治国表示,发力线上是拓展渠道,打造品牌核心才是关键。
“我们有很多知名黄金珠宝品牌,但是你能想到他们对应的标志性产品有哪些吗?”李治国表示,黄金饰品工艺越来越成熟,但是“抄作业”情况太严重。一个产品火了,只需要一周的时间,这种款式就能在市场上铺天盖地出现,可能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销售增长,但长此以往对于行业是一种伤害。
有业内人士称,老铺黄金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以文化叙事、上乘品质、高端服务体系为抓手打造品牌调性,尝试用奢侈品逻辑重新定义黄金价值,但也存在与其他珠宝品牌共性的问题。
“老铺黄金为行业提供了新思路,但黄金珠宝行业要想实现更好发展,或许需要更多品牌以匠心沉淀文化底蕴。”上述人士称。
黄金狂飙,催生“借贷炒金”热潮
截至4月25日,伦敦现货黄金今年的涨幅已经接近去年一整年的涨幅。国内不少普通投资者把眼光瞄准了黄金。
“这两天黄金回调,有客户抓紧补仓,之前价格一直在涨,没机会入手。”某股份行郑州分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黄金积存金类似于基金定投,投资者可以按固定金额或固定克数定期买入黄金,通过长期积累来平摊成本。从去年开始,积存金业务火起来了,来咨询黄金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也越来越多。
郑州一名90后投资者告诉记者,4月24日,她趁金价下跌之际,果断入手一只黄金ETF。
世界黄金协会(WGC)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黄金ETF净流入226.5吨,价值211亿美元,是自2022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大流入。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14只黄金主题ETF的资产规模合计达到1613.4亿元,较2024年末的704.42亿元增长了超一倍。
火热的行情下,部分投资者开始采用杠杆手段追逐金价涨势。

在某社交媒体平台上,“贷款买黄金”的帖子超37万。里面类似有投资者使用消费贷、信用卡套现的炒金操作,也有人分享了上车被套牢的案例。
针对上述情况,多家银行集中声明,消费贷产品、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黄金投资,应避免“炒金类”等违规行为的发生。
“若黄金价格波动导致亏损,持卡人需自行承担价差、手续费等成本,甚至形成不良信用记录等风险。”某国有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看上去投资者用信用卡或消费贷购金是“无本套利”,背后除了市场风险,还有多重法律风险。
自去年以来,多家银行频繁调整积存金产品的起购金额。其中,中国银行年内第三次对积存金产品起购金额进行调整。4月22日,中国银行公告,将于23日起调整积存金产品的购买条件,按金额购买积存金产品或创建积存定投计划时,最小购买金额由750元调整为850元。今年2月和4月初,该行分别将积存金产品最小购买金额调整至700元、750元。
日前,上海黄金交易所发布通知,自2025年4月25日(星期五)收盘清算时起,Au(T+D)、mAu(T+D)、Au(T+N1)、Au(T+N2)、NYAuTN06、NYAuTN12等合约的保证金水平从12%调整为13%,下一交易日起涨跌幅度限制从11%调整为12%;Ag(T+D)合约的保证金水平从15%调整为16%,下一交易日起涨跌幅度限制从14%调整为15%。
业内人士称,对于投资黄金及其相关衍生品的投资者来说,在黄金价格位于历史高位时,应特别谨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