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行情基本告一段落。从股指表现来看,A股特别是上证指数在全球范围看,还算比较坚挺,一直维持在3300点附近,截至本周五,盘中仅下跌1%左右。
指数化行情在现阶段有它存在的特殊意义。
4月初以来,全球资本市场因为美国实施所谓“对等关税”出现剧烈动荡。在此背景下,A股市场还算“稳得起”。这里面有几个因素,一是A股很多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涉及海外市场份额有限,特别是对美国的进出口。因此关税变化对这些公司的业绩影响有限。二是上证指数虽然是全市场指数,但权重股大多又是银行股。可以说,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上证指数基本上由国有大行的走势所左右。三是几家国有银行的主要业务大部分依靠存贷款业务,主要市场也在国内。因此,“国家队”资金源源不断地买入,让四大行股价刷新历史新高也在情理之中。
现在的问题是,A股有几千家上市公司,四大行股价创历史新高,是因为有主力资金的支撑,是因为大量权益资金寻找新的估值洼地。其他上市公司最近的表现却远不如上证指数。很多人认为,此次“国家队”入市比前几次效果要好,不仅撑住了指数,而且时不时通过加仓ETF介入中证2000的标的公司,也就是驰援了大多数上市公司。从现实来看,这样做得到了市场认可。因为仅仅靠A股目前的存量资金,要想维持股价稳定非常困难,而增量资金似乎一直未呈现大规模流入。即便有部分增量资金,也是属于风险偏好敏感的保险和理财资金。这些资金出于风控的考虑,一般投资于估值较低的银行股,而且是国有大行,甚少投资于估值偏高的成长板块。
于是,市场呈现出了非常明显的“一九”现象,而这种现象肯定是无法长期维系的。毕竟,“国家队”不能一直“举杠铃”,而银行股因为股价不断上涨,股息率不断走低,也会对长线资金的吸引力有所影响。
从发展的角度看,资本市场不能只看指数的走势,特别是上证指数。资本市场是一个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地方,是资本自主发现价格的地方,是投融资双向良性循环的渠道,也是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体现自身风采的重要舞台。因此,对于有代表性的指数标的公司的构成,要充分考虑发展的因素,而不是单纯以总市值以权重论英雄。
从上证指数的权重来看,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贵州茅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石油、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国人寿、长江电力、中国神华和中国电信。
从上证指数持仓样本的行业来看,金融占比25.33%、工业占比18.94%、信息技术占比11.33%、原材料占比8.37%、主要消费占比7.45%、能源占比6.85%、可选消费占比6.46%、医药卫生占比5.54%、公用事业占比4.66%、通信服务占比3.78%、房地产占比1.28%。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上证指数其实代表性并不强,这也是因为上证指数的权重股构成有其历史原因,但现在已经越来越与时代脱节了。从宏观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新质生产力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
最近几年,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都远高于一般制造业和整体经济的增速,科技引领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凸显。但是,资本市场却未能把科技引领的态势完全显现。上证指数是A股市场重要的指数窗口,指数的构成需要增加大科技蓝筹的权重,以解决银行业单一占比过大的弊端。
从目前A股的整体情况来看,总市值排名较高的科技型企业有:中国移动、比亚迪、宁德时代、中芯国际、中国电信、工业富联、海光信息、恒瑞医药、寒武纪和北方华创等,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公司在上证指数中的权重占比非常小。比如中国移动的A股只有9亿股,其A股流通市值不足1000亿元,虽然其科技属性较高,行业地位也很突出,但权重占比确实太小。
上证指数虽然是一个综合指数,但又被前十大权重股左右,难以体现整个市场的运行情况。因此,我们可以像道琼斯指数那样,选择三五十家公司来构成指数,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避免银行代表全体的情况。
在标的公司选择上,既兼顾稳定型权重,又考虑发展型权重,既考虑传统产业,也兼顾新质生产力,将真正有代表性的行业龙头选进来,此外,在标的公司的调整上可以灵活机动,哪些公司股价表现不好就剔除。由于新入选的公司可以重新编制权重,就可以避免银行股“一股独大”的情况。这样的指数既能反映经济发展的方向,又可以通过优胜劣汰实现指数长期向上成长的趋势,给资本市场和实体的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并提振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