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制定“2025年保费破百亿元”目标的华农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农保险”),由于董事长突然离职,引发广泛关注。
近日,华农保险发布公告称,苏如春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在新任董事长就任前,根据公司章程,暂由副董事长朱宁代行董事长职务,履行董事长职权。
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华农保险股东股权结构为:华邦控股持股20%,北京汇欣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汇欣亚”)持股19.50%,西部同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部同泰建设”)持股19%,云南金志农林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南金志农林”)持股18.30%,中国牧工商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70%,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水渔业”,000798.SZ)持股4.20%,中牧股份持股4.20%,大洋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16%,杭州余杭金鑫外贸有限公司持股2.75%,北京海丰船务运输公司持股2.64%,中国渔业互保协会持股0.55%。
事实上,苏如春作为华农保险第一大股东华邦控股的实际控制人,担任华农保险董事长已近10年。而朱宁为华农保险第二大股东北京汇欣亚董事长。自2010年朱宁就担任华农保险董事一职,截至目前已有15年。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华邦控股持有的华农保险20%股权已被司法冻结。此前华农保险多次公开披露的增资计划迄今亦无下文。
大股东股权冻结、股东占款、整改、人事变动,这些动作之下或酝酿着大的变数。
受累大股东债务纠纷
华农保险披露的公告显示,苏如春担任华农保险董事长要追溯到10年前。
2015年,浙江稽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所持华农保险20%股份全部转让给华邦控股。自此,华邦控股成为华农保险第一大股东后,作为华邦控股实际控制人的苏如春便成为华农保险的掌门人,迄今已有10年时间。
努曼陀罗商业战略咨询专家霍虹屹告诉记者:“长期任职的董事长通常是机构战略制定和核心决策的关键人物,其在位时间久、对内决策链条深度介入、对外形象与信用绑定程度高。因此,突然离职往往不仅是一个人离开岗位那么简单,而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对于担任10年的董事长突然离任具体原因,本报记者向华农保险方面致函、致电了解情况,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司法判决文书,当前,华邦控股正深陷债务旋涡,其参股的多家金融机构股权陆续被司法冻结,华农保险亦不例外。
2024年12月初,华农保险的另一股东中水渔业发布公告称,收到参股公司华农保险关于部分股份被冻结的函告,华邦控股持有的华农保险2亿股股份全部被司法冻结,占华农保险股份总数的20%。在本次冻结的股份中,0股为有限售条件股份,2亿股为无限售条件股份。司法冻结期限为3年,自2024年11月26日起至2027年11月25日止。
根据《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行为监管办法(试行)》,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质押银行保险机构股权数量超过其所持股权数量的50%时,大股东及其所提名董事不得行使在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上的表决权。目前,华邦控股提名的董事苏如春、胡秉军已不参与表决。
需要注意的是,公告信息显示,自2021年起,华邦控股旗下企业与华农保险开始了“重大关联交易”,涉及买楼、装修等。华农保险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6月,广州福铭置业与华邦控股签订《债务剥离协议书》,约定广州福铭置业应付华农保险购房款和装修款的债务由华邦控股承担,截至2023年6月1日,债务款项共计2.3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华农保险应收华邦控股款项合计人民币约2.36亿元(本息合计)。
值得一提的是,华农保险曾多次推进增资扩股计划,但最终这些增资计划均无下文。
例如2019年,华农保险审议通过《2019年增资扩股方案》,拟增发18亿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格为每股1.71元,募集资金30.78亿元。2022年6月,华农保险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22年增资扩股工作的提案,以及引入新战略投资者的议案,明确拟增发不超过25亿股,同意增资扩股计划和实施措施。不过,这一增资数额在后来出现了调整。2022年9月,2022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华农保险审议通过了《2022年增资扩股方案》,拟增发不超过15亿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格为每股1.7元,募集资金不超过25.5亿元。但到了2023年4月份,华农保险股东中牧股份(600195.SH)发布公告称,放弃增资认购权。
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华农保险称还在积极推进增资扩股计划,为公司未来中长期发展提供资本支持。
超8亿元的重大关联交易和股权关系
除了第一大股东华邦控股持有的股权被质押、被冻结,华农保险另外两大股东将持有的全部股权亦做了质押。
第三方信息平台企查查和天眼查披露显示,2024年12月30日,西部同泰建设持有的华农保险19%股权全部质押给了华农保险第二大股东北京汇欣亚。2025年1月3日,云南金志农林持有的华农保险18.30%股权亦全部质押给了北京汇欣亚。由此,云南金志农林、西部同泰建设累计向北京汇欣亚质押了华农保险37.3%股权。
需要注意的是,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西部同泰建设、云南金志农林与华邦控股及苏如春存在千丝万缕联系。
今年4月8日,广东省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2024)粤08财保8号】民事裁定文书称,已受理申请人广东南粤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人民支行与苏如春、苏立钊、西部同泰建设财产保全纠纷一案。
4月22日,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人民法院【(2025)苏1081民初860号】显示,扬州仪征玉丰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诉扬州白羊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州白羊山农业”)、西部同泰建设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的案件开庭审理。
而在2019年12月27日之前,扬州白羊山农业法定代表人为苏如春。2021年12月31日之前,扬州白羊山农业唯一股东为华邦控股旗下幸福家园扬州置业有限公司。2021年12月31日,扬州白羊山农业股东变更为西部同泰建设、广西创森拓商贸有限公司。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华邦控股、云南金志农林均投资了中为(上海)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分别持股17.1632%、6.24%。
对于华邦控股与西部同泰建设、云南金志农林三家公司之间的关系,本报记者向华农保险方面求证,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0月30日,在华农保险召开的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明确指出了股东占款问题,称《关于解决股东占款问题的提案》暂不审议。该提案讨论最后形成了两个共识:一是同意国有股东选聘事务所进场审计;二是继续推进资产评估工作,由国有股东联合选聘一家第三方评估机构,其他股东选聘一家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拟抵偿资产开展评估。此次临时股东大会还听取了现场检查意见书的通报及整改情况。
2024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披露,最新的风险综合评级通报,华农保险2024年三季度的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为B类,主要原因是存在持有关联方资产比重较高、规模保费增速较快等指标偏离行业平均水平。华农保险称,目前已制定相应整改措施。
2024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整改期间,华农保险与北京汇欣亚进行了债权转让重大关联交易,交易金额达8.05亿元,占华农保险2024年期末净资产比例达81.97%。
根据《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银保监发〔2019〕35号),保险机构与单个关联方之间单笔或年度累计交易金额达到3000万元以上,且占保险机构上一年度末经审计的净资产的1%以上的重大关联交易,需在签订交易协议后15个工作日内在公司网站、符合监管要求的公开网站逐笔披露。
不过,记者查找华农保险官网及中国保险协会官网,并未找到华农保险逐笔披露与北京汇欣亚债权转让重大关联交易相关公告。
百亿保费目标如何实现?
除了股东股权问题,近年来,华农保险业务收入还出现了下滑趋势。
公开数据显示,华农保险保费增速保持上升态势,2018—2023年,华农保险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21.82亿元、26.19亿元、29.59亿元、32.03亿元、40.5亿元、47.6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08亿元、-2.16亿元、0.10亿元、0.15亿元、0.13亿元、0.07亿元。
不过,保费增长的态势并没有持续,2024年,华农保险保险业务收入为44.22亿元,同比下降7%。
业务结构方面,2024年,华农保险车险签单保费约21.9亿元,同比增长5.76%。但从非车险看,却有了明显缩减。其中非车第一大险种签单保费降至4.46亿元,第二大、第三大险种也降至1.02亿元、1.01亿元。
华农保险总经理薛康文在2023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计划到2025年保费突破百亿元,通过3—5年的努力,孵化出数个行业第一的核心产品或能力品牌,通过10年沉淀,形成一个综合能力位居前列的保险公司标杆。
而上述系列数据均与华农保险达成“2025年保费破百亿元”的目标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华农保险指出将持续进行风险监控和预警,对于突发不利因素,将通过业务规模收缩和承保严控,加强应收账款和再保管理、加快理赔时效,优化资产结构以控制投资风险等措施,切实减小不利因素的影响。
在2024年年底举办的渠道业务重点工作规划及研讨会上,华农保险明确业务转型目标,即从单一车险转向车险与非车险并重,并计划到2025年确立非车险增长策略。提倡通过定制产品和科技手段增强非车险销售能力,同时提出轻资产运营模式,优化服务效率,并强调差异化管理及剔劣策略的必要性,要求全面监控业务质量,确保业务增长与盈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