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持外贸产品拓展内销、开展“外贸优品中华行”,上海市商务委近日举办了“上海市电商助力外贸拓内销对接会”。会后,上海各大电商平台、商场、商超卖场迅速组织,助力本市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拓宽内销渠道。
4月25日,在大润发大宁店的一楼中庭,“外贸优品中华行”巡展销售活动开启。现场带来了竹木、收纳箱、户外烤炉、锅具等品类的外贸商品,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前来选购。
外贸企业来“摆摊”
现场,大润发百货总监秦聪告诉记者,本次巡展销售活动场地由大宁国际免费提供,大润发负责组织外贸企业“摆摊”参展。活动将持续到4月30日,目前正在协商能否延长到5月3日,以便借助节假日客流高峰进一步推动销售,“若活动形式效果良好,大润发计划将该模式推广至其他门店”。
秦聪还表示,巡展销售活动后续将在上海其他门店以及全国其他门店逐步展开。目前,大润发正与相关外贸企业积极对接,推动部分商品进入国内商超货架。此前,青岛力泰农产品有限公司的生姜商品已顺利完成审核、质检、品控等全流程,上架大润发52家门店,意味着实体商超“外贸优品中华行”项目中的首笔生鲜订单正式落地,不仅实现了出口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快速转化,还探索出一条可行的“外贸转内销”对接模式。
上海申威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带来了保温杯、保温壶、塑料收纳箱等产品,该公司销售总监蒋怡怡告诉记者,公司原本打算大力拓展美国市场,“比如这款折叠收纳柜,我们原本通过亚马逊渠道在美国卖得很火,现在拿到‘外贸优品中华行’试销活动上,很多国内消费者也很感兴趣”。
蒋怡怡表示,除了拓宽内销渠道,公司还谋划把出口重点方向转移到中东等地区,“我们按照中东地区消费者的喜好,专门做了一款镀金的水壶,预计今年6月就能在中东销售了”。
浙江味老大工贸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竹木类厨房用品,筷子、砧板、勺子、铲子、杯垫等竹木商品颇受国外消费者的青睐。公司负责人李世建说,“公司年销售额达1.5亿元,出口占比约80%,其中美国市场占比70%,关税对我们的影响比较明显,但我们也不怕。一方面,增加的关税成本由美国客户承担;另一方面,在大润发等商超企业的帮助下,我们正大力拓展国内销售渠道。”
专项扶持有计划
除大润发落地“外贸优品中华行”巡展销售活动外,上海环球港“出口商品展销会”日前开张,迎来首批10多家外贸企业及商场合作品牌入驻;虹口区的平台型企业也在发挥优势,助力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
“联华超市将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与更多国货共克时艰,扩大内需。”联华超市负责人表示,联华将建立绿色通道机制,推出“7天极速上架”服务;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推动出口转内销产品的标准互认,确保内外贸产品在质量、检测等方面一致,为相关企业降低合规成本,并主动配合相关部门持续优化外贸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流程;还将提供快速灵活的结算方式,帮助出口企业缓解现金流压力。
得物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得物已启动“外贸优品扶持计划”,向外贸企业开放快速入驻通道,并提供数十亿元专项补贴,上线“外贸品质好物”专区,投入亿级流量支持。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助力中国优质的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大润发方面介绍,为帮助中国外贸企业拓宽内销渠道,自4月13日正式启动“外贸优品进商超”专项扶持计划,通过全渠道资源整合,推动优质外贸商品加速触达国内消费市场。截至4月23日,报名大润发“外贸优品中华行”的外贸商家达到148家,双方有明确合作意向的共涉及67家厂商。
大润发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全国供应链网络优势与分布在全国230多个不同线级城市的500多家门店,将更多优质外贸商品送到千家万户。大润发具备线上线下融合发力的优势:线上,大润发优鲜APP将开设独立频道,实现从产品展示到即时购买的全链路数字化运营,助力优质商品快速上架;线下,大润发计划在全国各门店商店街设立“外贸优品”主题陈列区,打造新消费体验空间。
上海市商务委介绍,自年初以来,市商务委积极推动外贸企业拓内销工作,到重点外贸企业开展走访调研,会同各区商务部门、重点行业协会等排摸外贸企业出口拓内销意向;同时,积极发动本市各大电商平台和企业,发挥电商优势推出相关服务举措,助力本市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拓宽内销渠道。
上海市商务委提出,做强本市“出海优品云购申城”上海外贸优质产品拓内销活动品牌,支持举办拓内销产品线下特卖展销和宣传推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