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5 15:51:10 股吧网页版
超2800股上涨!房地产股突然回落 花旗、汇丰看好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000001_0


K图 931775_0

  临近“五一”假期,市场在震荡中寻找新的主线。

  4月25日午后,上午大涨的地产股午后震荡回落,截止收盘,房地产指数收跌0.59%,南国置业、天府文旅涨停。

图片

  早盘全线上涨的港股内房股也突然下行融创中国早盘一度涨近10%,午后转跌。建发国际集团、新城发展、绿城中国、越秀地产等均有所下跌。

  尾盘电力板块持续走高,掀起涨停潮。明星电力、湖南发展、九洲集团、韶能股份、长源电力等近10股涨停,乐山电力、广安爱众、郴电国际、深南电A等多股涨幅居前。

图片

  消息面上,国家能源局今天(25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

  截止收盘,市场全天冲高回落,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跌0.07%,深成指涨0.39%,创业板指涨0.59%。市场共2831只个股上涨,2366股下跌,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5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

  花旗、汇丰看好中国地产股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3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端指标仍处调整通道,但3月单月呈现明显改善迹象。

  花旗分析师建议投资者增持中国地产股,认为政策支持以及房企经营管理改善有望推动该行业盈利能力回升。花旗分析师Griffin Chan和Cindy Li在周三的报告中写道:“从未来两年的投资视角来看,我们认为当前正是增持中国地产股的好时机,因为资产周转率和定价的改善将推动股本回报率回升。”

  汇丰环球研究近期对房地产板块的看法也转向积极,认为低利率、供应紧缩和信贷正常化等因素将推动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复苏。近期各地为提振消费促进内需,也将稳楼市纳入政策框架,分别在公积金、置业资金成本、购房补贴等方面推出政策。

  除了海外看好,国内多位券商分析师也认为房地产存在政策预期。

  国金证券房地产组分析师池天惠表示,近期土地收储和存量房收储持续推进,考虑到目前政府对于政策的态度为尽快出手,预计在4月底或有一批新的地产刺激政策有望落地。此外3月地产数据显示目前仍维持良性复苏,若政策加码有望进一步助推需求上涨。

  天风证券房地产联合首席分析师王雯也表示,政策表态“促进房地产行业止跌企稳”,基本面拐点或将近,增量政策预期持续。交易端,市场“底部共识”增强,“短线政策博弈+中长期估值修复”逻辑更加顺畅。

  至于投资标的选择方面,华泰证券在近期发布的一份研报中指出,更加看好以一线城市为代表的核心城市复苏节奏,同时预计主流房企销售有望在低基数以及行业复苏背景下率先迎来企稳,并看好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继续推荐具备“好信用、好城市、好产品”等元素的地产股以及业绩与现金流稳健的物管公司。

  国金证券也推荐重点布局深耕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主打改善产品,具备持续拿地能力的房企及各自对应的物业管理公司。

  天风证券则表示,低估值优质非国企及地方型企业受益于融资、收储等政策的弹性空间或更大。

  增量政策稳股市楼市

  为了应对外部不确定性,中央明确适时推出增量政策的内涵更加清晰。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央汇金公司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并且第一次自称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同时,中国诚通和中国国新等机构也进行了类似的增持行为,表明类平准基金已经开始进入市场,将带动其他机构投资者跟随,形成稳定市场的强大合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邵宇表示,相比剧烈波动的海外市场,中国股市整体表现很不错,市场明显感受到了托举力量。中国“类平准基金”的入市,央行表态给予中央汇金以再贷款支持,很好地提振了市场信心。要稳定资本市场,关键要引入更多中长期资金。至于房地产市场,从2021年市场高位以来,中国已经一定程度释放了房地产泡沫风险,但是随着风险的释放,也带来了房地产投资下降、地方卖地收入的减少等连锁反应,因此当前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房地产市场也可以推出类似举措,来稳定房价、收储土地等。当然,稳楼市的政策需要有保有压、因城施策,要根据区域发展来做一些精准的政策托举,对于人口净流入地区,可以收购部分存量商品房,来稳定房价;对于人口净流出的城市,政策收储的空间比较有限。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可以积极扩大内需,短期根据形势需要追加财政预算、适时降准降息。在房地产方面,探索推出“中央房地产稳定基金”,专项用于保交楼、收储、防范房企流动性风险等,解决当前地方政府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能力不足的问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